店員易犯的88個錯誤

第四章 會說是金:銷售溝通是一門精妙藝術(1/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銷售是一門藝術,而銷售中的溝通更要講究技巧,毫不誇張地說,溝通能力是一個店員最重要、最核心的技能。留住顧客,擴大銷售是每一個店員都想要達到的目標,而與顧客良性溝通,建立友好關係就是銷售的第一步。如何麵對各種不同喜好、不同性格、甚至不同心情的顧客,在接觸中使客戶喜歡與你對話,接受你的建議,形成銷售,的確是一項很專業的技巧。對店員來說,沉默不可取,會說才是金。

    29.不要把這些服務禁語說出口

    情景故事

    一家名品鞋店正在搞特賣,大部分商品都是折後九折,因此吸引了一大批顧客,店員也忙得不可開交。

    中午時分,店內來了一位中年女顧客,她很快看上了一雙短靴,於是向旁邊一位店員詢問這款靴子是否還有24碼。店員匆忙中應了一聲:等會兒,我幫你看一下!但是十分鍾過去了,那個店員還在忙著接待另外的兩位顧客,於是女顧客就又追著問了一聲:到底有沒有24碼的啊? 沒想到年輕的櫃員竟不耐煩道:急什麽,等一會兒再告訴你!

    中年女顧客很生氣,扔下手中的鞋子就跟店員大吵了一通…….

    問題分析

    對於案例中的店員,我們可以體諒他的忙碌,但卻無法諒解他粗暴的服務用語。如果實在忙得沒有時間為中年女顧客提供服務,可以禮貌客氣地告訴她:因為現在忙得實在是脫不開身,請她先到一邊坐下休息,自己會盡快為她提供服務!這樣的話,即便女顧客不願等待離開,至少也不會與店員發生爭吵,影響門店形象。

    禮貌用語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成交策略。在銷售過程中,店員應要主動、熱情、友善地與顧客打招呼,向顧客問候致意;麵對顧客的提問要不厭其煩,有問必答;並且堅持使用文明服務用語,讓顧客獲得最大的尊重。

    店員講堂

    店員在接待顧客時,態度上要熱情大方、和顏悅色,語言上要充滿友好感,語調要柔和,使用文明服務用語,不動怒,以主人翁的姿態待客,對顧客恭敬有禮,處處禮讓、友善,注意使用敬詞和尊稱,不挖苦,不諷刺,不得理不讓人。

    服務用語是店員工作的基本語言工具,怎樣使每一句服務用語都發揮它的最佳效果,這就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性。當然,服務用語不能一概而論,店員們應根據營業性工作崗位的服務要求和特點,靈活地掌握。營業工作中常用的基本用語很多,這裏僅列舉數例日常接待顧客時要經常用到一些禮貌服務用語,供大家參考:

    在與顧客初次接觸時,可以說“歡迎光臨”,“您好”、“請”、“早上好,歡迎光臨”等。

    在回應顧客的招呼時,店員可一邊回答“您好,請問需要為您做些什麽嗎”一邊放輕腳步迅速迎向顧客。

    業務繁忙時,可以說“對不起,我失陪一下。”“對不起,請稍候,我馬上來。”“對不起,那邊有位顧客,我過去招呼一下,馬上來。”或是“請等一會兒,好嗎”

    在顧客猶豫不決時,店員應站在顧客斜左方、斜右方或並立,以溫柔親切的語調引導顧客的眼光,將不同款式的首飾特性解釋清楚。如:“如果您用這款會比較合適。”“不知您覺得如何,我倒是覺得適合您。”

    在麵對無意購買的顧客時,可以說:“很抱歉,沒有您喜歡的那款首飾。”“希望下次有機會能為您服務。”“希望您能在其他地方買到需要的款式。”

    在顧客決定購買時,店員要麵帶微笑向他致謝,可以說“好的,我馬上給您辦手續”、“謝謝您的光臨”、“您真有眼光”等。

    在接待投訴的顧客時,店員要仔細地傾聽投訴並誠摯地向顧客道歉,如:“實在抱歉,我馬上請示經理,盡快給您滿意的答複,請您在這坐一下。”“謝謝您多提寶貴意見。”“非常抱歉給您帶來許多麻煩。”“對不起,這是我工作中有失誤,請您原諒。”

    在營業接待工作中,店員使用禮貌用語應做到自覺、主動、熱情、自然和熟練。把“請”、“您好”、“謝謝”、“對不起”等最基本禮貌用語隨時掛在嘴邊,這樣才能給顧客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與之相反的是,無論在什麽情況下,以下服務禁語店員都不能宣之於口:

    1、和顧客打招呼時,禁止說:哎,你買什麽?你要什麽?

    2、顧客詢問時,禁止說:您不會自己看嗎?您買嗎?不買就別問。

    3、拿遞商品顧客未問價格時,禁止說:這是×××元一件(一個)。

    4、顧客詢問商品價格時,禁止說:價簽上寫著呢,自己看。

    5、顧客挑選時,禁止說:要不要。有完沒完。哎,快點挑。都一樣,沒什麽可挑的。

    6、顧客詢問某種商品是否有貨時,禁止說:沒有。早賣完了。

    7、顧客提出合理要求時,禁止說:我們辦不到。我們不負責。你找負責人去。

    8、顧客詢問商品知識時,禁止說:不知道或不清楚。我不懂。那兒有說明書,自己看。你問我,我問誰去。

    9、顧客買商品猶豫不決時,禁止說:不買總拿著看什麽。買不起就別買。你到是要不要,不要我可收起來了。

    10、顧客看過商品或已開小票後又不想要了,禁止說:討厭。事多。

    11、收款台或櫃台前業務忙時,禁止說:喊什麽喊,等一會兒。沒看我正忙著呢。我又沒閑著。

    12、顧客等候多時,問怎麽還不給拿貨時,禁止說:你臉上也沒寫著是先來的,誰能證明你是先來的。真能跟著添亂!

    13、顧客詢問某種商品出售地點時,禁止說:那邊,不知道。

    14、櫃台或收款台沒有零錢時,禁止說:找不開,自己想辦法找地方換去。

    15、顧客交款時,禁止說:交錢,快點。怎麽不提前準備好。

    16、顧客退貨或換貨時,禁止說:才買的,怎麽又要退(換)。買時想什麽呢?

    這不是我賣的,誰賣的你,找誰。願找誰找誰,願上哪兒告,上哪兒告。不能退。不能換。

    17、顧客提意見時,禁止說:我就這態度,你管的著嗎。上有領導,你隨便找。

    18、臨近下班(或下班鈴響)時,禁止說:下班了,快點、快交錢。拿零錢,要麽沒錢找。款都交了,不收了。

    19、無論接待什麽樣的顧客,禁止說:什麽人啊,有毛病!

    去梯言——

    服務中店員們要注意正確選擇詞語,在表達同一種意思時,由於選擇詞語的不同往往會給顧客以不同的感受,產生不同的效果。例如,“請往那邊走”使顧客聽起來覺得有禮貌,如把“請”字省去了,變成“往那邊走”在語氣上就顯得生硬,變成命令式的了,這樣會使顧客聽起來很刺耳,難以接受。

    30.不要說容易引起顧客反感的話

    情景故事

    空調專賣店店員正領著一對夫妻在店內看貨品,年輕的店員態度十分熱情。根據店員的觀察,這對夫妻並不是那種高端客戶,他們的目標是中低價位的空調,因此他盡量選了幾款低價位的空調來介紹。

    最後妻子看中了一款性價比很高的空調,三個人坐下來休息,討論送貨問題。這時,丈夫一抬頭看到貨架上有一款銀白色的空調,樣式很大方,於是就向店員詢問。店員抬頭看了一眼,然後說:“那款好倒是好,可是價格也貴啊,您還是拿這個便宜的就行了。”

    這時,丈夫的臉色有點不好看了。他的妻子也站了起來:“老公,我們再走走看看吧!”

    問題分析

    當店員說出那句“拿這個便宜的就行了”,他或許隻是考慮到顧客的實際情況而提出的建議,但是在顧客聽來就是諷刺自己買不起貴的。案例中的店員服務態度無可挑剔,可就是犯了有口無心的錯,隨意的一句話傷害了顧客的自尊心,結果一次本來可以成交的生意就這樣告吹了。

    店員在接待顧客時,不僅要懂得基本的銷售技巧,而且還要在自己的語言上特別注意,以免一句無心的話而傷害了顧客。如果是這樣的話,你的前期努力很可能就會前功盡棄,可能成交的生意也會化為泡影。

    店員講堂

    在營業過程中,店員一定要注意管好自己的嘴,動嘴之前先動腦,免得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引起顧客反感。在此,我們總結出一些店員應忌諱的話語,希望店員引起注意:

    1、“這種問題三歲小孩都知道”

    這句話是很無禮的,但是很多店員偏偏在情急之下就能脫口而出。比如在商品推擠中,有些顧客對商品的一些性能指標、專業術語不夠了解,個別店員可能會以此反唇相譏。雖然有可能是出於無心。但這種話很容易引起顧客的反感。他們會認為這是極大的嘲諷,是萬萬說不得的。

    2、“什麽價錢買什麽貨色唄”

    人們常說:一分錢一分貨。單純從商業角度來說,“什麽價錢買什麽貨色”有它的道理。但出現在店員對顧客的服務中,就顯得很不得體了。顧客在聽後通常會有不良反應,感覺“是不是嫌我看起來寒酸,沒錢拍好的,隻配買便宜的貨色”。如果顧客對價格一時難以接受,那就該發揮技巧,切不可讓人感到有歧視的成分。

    3、“不可能,我們的產品絕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一些店員可能是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充滿自信,於是在回答顧客質疑時,回複的非常絕對。但自信應該體現為一種沉穩的氣質,而不是口頭上的強硬。許多店員忽略了這一點,往往在顧客提出抱怨時說出此話,以表自信。孰不知已經傷害了他們。因為這句話中隱隱約約包含了認為顧客在“撒謊”的因素。所以他們會在心裏說:“明明就是有問題,你還要說絕對,難道我還會騙你不成?”

    4、“你這個問題去問公司吧,我管不著”

    要知道店員的一舉一動,都代表了門店的形象,店員應該和門店休戚與共。對顧客負責,也是店員基本的責任。當你說出“我管不著”這句話時,顧客會怎樣想?用這種話來搪塞、敷衍顧客,會讓他們感覺有推脫之嫌。

    5、“這個問題我也說不清啊”

    當顧客提出的問題遭遇到這樣的回答時,顧客不僅會感到店員在專業上的欠缺,而且會感到這家門店沒有責任感:作為店員你都說不清楚,那讓我找誰去問?!因此店員一定要全力以赴去解答顧客的疑問,即使一時無法回答,也一定要找專業人士來回答。

    6、“我可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這句話,很多店員都曾說過。也許在說這句話時,店員的心中可能很坦然,但在顧客聽來,可能會感覺不好受,因為他會認為店員不願意承擔責任。說出這樣的話來不但無助於解決問題,還會給你帶來更大的麻煩——你後麵說的話可能都會於事無補,那麽你們的交流就不會建立在一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礎上。

    7、“我也沒有辦法了”

    當顧客在購買商品遇到什麽問題時,這種否定性的話盡量不要使用,以免讓顧客的心一下子墜入穀底。即使在處理上有很大困難,也要先給顧客一個肯定的回答,至於能否解決另當別論。這樣顧客才會覺得店員的服務是用心的,態度是誠懇的。

    8、“我們店有規定的”

    實際銷售中,當顧客的要求無法滿足時,很多店員往往喜歡用這樣的話來應付顧客。但是對顧客而言,門店的店規和自己又有什麽相幹呢?如果彼此覺得合適,那麽就做成這單生意;不合適就算了,用店規壓人總會讓人感覺生硬。

    9、“唉….總歸是有辦法解決的”

    店員這樣說是為了安撫顧客,但是這句話其實隻是表明了店員內心的緊張和底氣的不足。而且在顧客聽來這也是一句不負責任的話,對於顧客來說隻會增加他們的急躁情緒。“船到橋頭自然直”,然而對於顧客來說,橋頭就是你。連你都推委了,那麽他們還能指望誰呢?

    10、“改天我再和您聯係好嗎?”

    諸如“改天”,“過幾天”這類曖昧的字眼最好不要使用,顧客隻希望聽到確定的解決時間。讓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你是顧客,你希望聽到這樣含糊不清的話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對他說“三天之後我們一定幫你解決”,效果就完全不同了。顧客也有他自己的事,不可能天天都等著你的電話。隻有給他們一個確定的時間,確定的答複,他們才會相信我們有能力把事情解決好。

    去梯言——

    凡是脫口而出的話語,十句裏麵,可能有九句半會讓自己在事後感到後悔不已。因此,店員在與顧客交流的過程中,一定要先動腦再動口,在心裏話滾出你的喉嚨之前,稍微修飾一下它的棱角,仔細地把握好說話的分寸。把握該問與不該問該說不該說的技巧,另外說話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也會不同,說之前一定要先想一想從哪個角度說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