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己的成功,巴菲特解釋說:“人往往是很感性的,理性就意味著控製自己的感性,按照規律來行事。我很理性。很多人比我智商更高,很多人也比我工作時間更長、更努力,但我做事更加理性。你必須能夠控製自己,不要讓直覺左右你的理智。”

    做事理性些好,這樣你才會少犯錯誤、少走彎路,更容易達到成功。切記,凡事都不能太衝動,不能隻跟著感覺走,多思考才能不後悔!

    那麽,如何理性判斷、理性做事呢?很簡單,盡可能多地收集各方麵的信息,以實踐中得來的感性材料為基礎,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地進行分析和歸納,使之從經驗層次上升到理論層次,也就是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握問題的規律、關鍵和本質。

    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創始人,他的巨大成就是如何來的呢?不是運氣,不是直覺,而是與其科學方法特別是理性思考密切相關。達爾文從小就熱愛大自然,尤其喜歡打獵、采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熱心於收集甲蟲等動植物標本。1831年,他跟著海軍勘探船開始了環球考察研究,在旅行途中,他觀察那些小鳥、蝴蝶、蚯蚓……與此同時,他還不斷地采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挖掘生物化石等,還發現了許多沒有記載的新物種。在曆時5年的環球考察中,達爾文積累了大量的資料。

    但是,達爾文並沒有僅僅止步於積累資料,也沒有急於發表自己的結論,他不停地進行實驗、觀察、比較、論證,為自己的理論進行完善。最後,他經過理性地思考揭露了許多本質,譬如他從許多昆蟲陷入毛氈苔事實中發現了這種植物有奇特的吞噬能力。通過長期研究,達爾文還發現,生物在世代與世代之間具有變異現象,這是進化論的核心思想。這時,並非達爾文一人提出了進化論的理念,但是他的理論最係統,論證最有力,細節也最完善,《物種起源》一出版就引起了世界轟動。

    考察發現—觀察比較—得出結論,理性的頭腦,理性的思考,對達爾文從事的科學研究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一個科學家如果沒有理性思維能力,就永遠隻能停留在事物現象的表層,無法有所發明創造,也無法取得良好的業績,任何人也是如此。

    理性鑄就成功,理性點吧,成就大將之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