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非逃避壓力的個例,在許多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的孩子非常膽小,有的孩子缺乏自信,有的孩子沒有主見,他們往往不具備強大的抗壓能力和抗逆能力,遇到問題和困難時,更容易采取放棄和逃避的態度。

    所以父母想要幫助孩子提升抗逆力,那麽就要給予他們更多的精神關懷,比如關心他們在學校的學習,關心他們的人際關係,關心他們平時遇到的困難,有必要的話應該多花時間和孩子談心,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和想法,了解孩子的思維模式,幫助孩子解答生活中、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簡單來說,父母應該更多地與孩子進行溝通,尤其是當他們身處外地的時候,最好就是每隔一段時間與孩子通話交流,彼此分享和交流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很多用心的父母會主動與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他們會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或者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後在溝通中巧妙融入一些有關抗逆力的元素,比如如何應對生活危機,如何自己解決問題,如何擺脫煩惱,如何渡過難關,如何與人交際,如何去消除困惑以及如何規避潛在的風險。這些技能的傳授都是父母應盡的責任,而更加重要的是,父母需要讓孩子意識到他們並不是孤立無援的,並不是被忽視的,父母可以給予必要的引導和幫助。

    許多孩子還存在早戀的問題,而在麵對早戀問題的時候,父母通常的做法是給予孩子一些警告和懲罰,強製性地要求孩子放棄那些早戀的念想,但是父母並沒有想過對孩子的情感世界進行了解。其實很多早戀現象的發生在於家庭情感的淡薄,一些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或者由於父母經常爭吵,導致他們缺愛,為了彌補情感上的缺失,他們會想辦法從其他異性身上尋找情感寄托,這種脆弱的情感寄托正是個人逃避現實以及缺乏抗逆力的表現。

    總而言之,孩子身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很多時候隻是因為個人的生活以及精神世界被父母忽略了,父母在平衡事業與子女教育方麵沒有形成一個更合理的狀態,因此常常會導致很多孩子產生精神壓力和思想負擔,會導致他們感受不到更多來自家庭的關愛,而這不利於他們精神上的成長。為此,父母應當抽出時間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懷,平時有空多回家陪陪孩子,有時間就和孩子聊一聊生活話題,關心孩子的心理問題,不要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席和失責。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