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人在大城市打拚,而孩子留在老家讀書生活。如果對社會進行觀察,就會發現很多兒童處於一種被忽略的狀態,由於父母不在身邊,他們一般都跟著老人,但是老人本身缺乏管教的權威性,而且他們大都寵溺孩子,因此容易讓孩子形成驕縱的性格。此外,很多老人的文化程度低且教育方式不合格,他們沒有辦法給孩子更多正確的教導,因此,很多兒童實際上處於一種“散養”的狀態,很少有人去關心和規範他們的生活,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孩子的生活缺乏約束,做事情不守規則。

    很多父母平時都會給孩子寄來生活費和衣物,會給孩子購買一些禮物,但是物質上的關懷並不能滿足他們心理上的一些需求,在很多時候他們更加渴望父母留在身邊,更加渴望父母可以關心他們內心的想法,可以在他們有需要的時候,遭遇困難的時候站在自己身邊。

    這就容易導致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由於父母不在身邊,許多兒童都存在一些心理問題,他們比其他孩子更加內向,比其他孩子更加膽小,遇事的時候往往會顯得手足無措,缺乏抗壓能力和應變能力。其中最突出的一個現象就是沉迷於手機和網絡遊戲,很顯然,由於他們常常感覺到自己的生活沒有人關心,自己受到同學排擠和欺負時沒有人幫忙當靠山,在遇到困難時沒有人伸出援手,他們會本能地產生逃避心理,而網絡遊戲無疑是最好的避難場所,在遊戲中,他們可以變成超級英雄,可以獲得各種成長的機會,可以改變弱小無助的狀態,還可以獲得更多的認同和成就感。而一味沉迷於遊戲,隻會讓孩子們更加逃避社會和現實。

    有個孩子某一天告訴奶奶,自己再也不去學校上學了,奶奶覺得孩子不聽話,於是將這件事告訴了孩子的父親和老師,在家長和老師的勸說下,孩子第二天繼續上學,可是下午放學後就一直沒有回家,到了天黑也不見人影,奶奶開始擔心起來。她原以為孩子因為家庭作業而留校了,但是老師說孩子早就放學了。意識到情況不對的老人立即聯係兒子,同時出門去尋找,可是一連找了兩天孩子都沒有出現,老人後悔不已。

    又過了兩天,在警察的幫助下,家長和老師才在一個偏僻的小網吧裏找到了孩子,原來他與同學相處不來,沒有朋友,這讓他非常難受,可是又沒有人幫他解決困境,所以隻好選擇逃避,並將全部精力寄托在網絡遊戲上,因為隻有在遊戲中,他才不會覺得孤獨和無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