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61章中共中央南方局(續)

1944年11月,因公暫時離渝的周恩來,時隔數月又來到重慶,並參加了郭沫若歡宴柳亞子的集會。集會後,沈鈞儒喜而作詩雲: 經年不放酒杯寬,霧壓山城夜正寒。 有客喜從天上至,感時驚向域中看。 新陽共舉葡萄盞,觸角長慚獬豸冠。 痛笑狂歡俱未足,河山雜遝試憑欄。 詩中的“有客喜從天上至”,指的就是周恩來從延安乘飛機到達重慶。沈鈞儒寓情於詩,以對周恩來的熱情歡迎,表達了對中國共產黨的愛戴。 抗戰勝利後,毛澤東到重慶參加國共和談,這期間,周恩來陪同毛澤東與沈鈞儒等民主人士見麵。 國共和談破裂後,周恩來奉黨中央電召返回延安。臨行前,他把中共代表團在上海、南京的辦事處的住房委托中國民主同盟代管,親自把鑰匙交給沈鈞儒,還將放在馬思南路中共代表團客廳裏一把配有木架、玻璃罩的淡綠色瓷如意贈給沈老,體現出對沈的莫大信任。 1963年元旦,周恩來在全國政協舉行的招待宴會上致祝酒詞時,特別指出:“沈鈞儒老人今年九十歲,我們為他祝賀。沈老是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幟,他曾經為民主、為社會主義奮鬥到老。” 禮待黃炎培買下題詩畫作黃炎培是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創始人之一,也是這兩個民主黨派的第一任主要領導人。 抗戰時期,有一次沈鈞儒的三子沈叔羊舉辦個人畫展,其中一幅畫取名為《歲朝圖》,畫中有臘梅、天竺子、花生、黃豆芽,還有一瓶茅台酒。 黃炎培在《歲朝圖》上看到茅台酒,突然回想起早年上海國民黨報紙報道紅軍長征過貴州占領茅台鎮時戰士們以酒洗腳(實際上是以酒療傷)的事。 征得沈叔羊同意後,黃炎培在畫上提筆寫下了一首七絕:“喧傳有人過茅台,釀酒池中洗腳來,是真是假我不管,天寒且飲兩三杯。”諷刺了國民黨對紅軍的造謠。 南方局文委工作人員參觀畫展後向周恩來匯報了兩個情況:一是國統區已知紅軍長征的事情,二是畫作上有黃炎培的題詩。 周恩來聽到第一條,哈哈大笑;聽到第二條,馬上嚴肅起來,立即指示工作人員,帶錢去買下這幅畫。 其時南方局經費拮據,花錢去買一位小畫家的作品,大家都不理解。周恩來說,這幅畫與兩位重要民主人士有關。沈叔羊的《歲朝圖》就這樣被南方局收購,送往延安。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組建新政府時,周恩來和毛澤東一致認為,應當請黃炎培“出山”。 1949年10月11日晚,周恩來首次登門,懇請黃炎培出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聽聞來意後,黃炎培開始有些猶豫,說: “1946年我68歲時,就覺得已經老了,做不動官了。如今我已72歲,還能做官嗎?” 聽了他的話,周恩來笑著說:“黃任公不老。” 周恩來繼續說道,在新政府任職,不同於在舊社會做官,現在是人民的政府,不是做官,是做事,是為人民服務。 周恩來與他暢談了兩個多小時,最後黃炎培答應考慮考慮。第二天,周恩來再次登門,聽取黃炎培的思考結果。精誠所至,黃炎培欣然同意出任新政府職務。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