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41章堅持不下火線(1/4)

    肖永智(1915~1943)河南新縣人。1943年7月犧牲,時任八路軍冀南軍區第7軍分區司令員。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30年2月,肖永智參加革命,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2年10月,肖永智隨紅四方麵軍撤離大別山區,西進川陝開辟根據地。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肖永智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二團政委。

    1940年5月,任一二九師新八旅政委,進入冀南地區堅持抗日鬥爭。

    1943年7月,任冀南軍區七分區政委兼地委書記。

    1943年10月23日,聊城、臨清的日軍突然合圍陳官營八路軍指揮部。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肖永智指揮部隊重挫敵軍後,果斷率部突圍。

    在突圍戰鬥中,他身先士卒,不幸中彈犧牲。

    1940年6月,一二九師先遣縱隊和築先縱隊合編為一二九師新八旅,肖永智任政治委員,率部活動於冀南一帶。

    在反擊日偽軍“掃蕩”中,他腿部兩次負傷,中央再三電促其到延安休養,但他婉言謝絕,堅持不下火線。

    在指揮攻打莘縣小杜莊據點時,他率先過水溝、登雲梯、上圍寨、捉俘虜。指揮部隊一個晚上連續攻克敵人4個據點。

    攻打盤踞在陽穀縣城的齊子修部時,他帶騎兵團遠距離奔襲,突然兵臨城下,打得齊部措手不及,棄城逃竄。

    待日軍聞訊增援,肖永智已率部安全轉移。

    1943年7月,新八旅與冀南第七分區合並,肖永智任第七分區政委兼地委書記。

    同年9月22日,日軍以重兵將部隊駐地臨清陳官營村包圍,肖永智率部隊重挫敵軍後,在組織突圍時不幸犧牲。

    肖永智,1915年出生於湖北省紅安縣箭廠河鄉肖灣村(今屬河南新縣)一個農民家庭。

    7歲在本村私塾念書,1926年考入箭廠河高等小學。農民運動在家鄉蓬勃興起,他在學校參加了兒童團。

    1930年2月,黃安縣(今紅安縣)蘇維埃政府成立,15歲的肖永智當上了縣蘇維埃的通信員。不久,他參加了紅軍。

    1931年1月,紅十五軍與紅一軍在商城的長竹園會師,合編為紅軍第四軍。肖永智被調紅十師任宣傳員兼少共團委書記。

    11月紅四軍與紅二十五軍合編為紅四方麵軍。1932年5月,肖永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6月升任第十師宣傳科長。

    1932年10月,肖永智隨軍離開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於12月轉移到四川、陝西邊界地區。

    1933年7月,紅四方麵軍擴編後,他被編入紅四方麵軍第三十一軍第九十一師任團政委。

    1935年3月他隨紅四方麵軍退出川陝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曆盡千辛萬苦,於1936年10月勝利到達甘肅會寧地區,與紅一、二方麵軍會師。

    這期間,除積極進行宣傳活動,擴大紅軍的影響,組織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幫助發展地方武裝,建立蘇維埃政權外,肖永智還參加了許多有名的戰鬥。

    在甘肅的山城堡戰鬥中,他所在的部隊指揮員都傷亡了,他帶領戰士們以死相拚,終於把敵人打退了。

    在抗戰初期,有一次敵人夜襲部隊駐地彭城,直撲團部、政治處、供給處、工兵連等非作戰單位所在位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