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241章堅持不下火線(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工兵連剛成立兩個月,隻有20多支槍,還沒打過仗,敵人一衝過來頓時慌張起來。

    恰好肖永智趕來,他泰然地說:“不要怕,我也在這裏!”他一麵派人迅速組織轉移,一麵帶一排工兵跑步搶占後麵山坡,用火力封住路口,支撐了危局。

    他參加指揮的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路王墳等戰鬥,都取得了很好的戰績。其中神頭嶺一役,消滅日軍1100人左右,俘虜20多人。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原紅四方麵軍的一部分編為八路軍一二九師,肖永智先後任該師第三八六旅七七二團政治處主任、副政委、政委。

    1939年調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東進先遣縱隊政治委員(李聚奎任司令員),率部隊到魯西北一帶開辟抗日革命根據地。

    是年夏,肖永智帶領築先縱隊第三營(營長趙健民)駐在堂邑西北,他們一麵相機殲滅出城竄犯的日偽軍,一麵宣傳黨的政策和主張,擴大八路軍的影響。

    部隊每到一地,作好戰鬥布置後,肖永智都要親自向群眾講演,進行宣傳動員。不僅他自己講,他還叫全營指戰員個個都做群眾的發動工作,使黨的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進步、反對分裂倒退的方針政策家喻戶曉。

    肖永智帶領部隊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規定部隊夜間行軍進了村,天不亮不能叫老百姓的門,隻能露天坐在街上,等老百姓起來後才能到房子裏休息。

    住進老百姓家裏,都要幫助打掃院落,把水缸挑滿,盡力幫助老鄉解決實際困難。

    另外,部隊每到一地,肖永智還要邀請駐地附近的開明士紳來赴便宴,借座談之機向他們宣傳抗戰的形勢,闡明中國共產黨建立統一戰線,團結各方麵力量,堅持抗戰的主張,動員他們擁護共產黨,支持八路軍抗戰。

    這些做法深得民心,為以後建立抗日根據地和對敵鬥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1940年5月,先遣縱隊與築先縱隊合編為一二九師新八旅,張維翰任旅長,肖永智任政治委員。

    同年8月,百團大戰開始後,冀南軍區部隊攻打肥鄉,肖永智、趙健民帶一個營狙擊邯鄲敵人的增援部隊。

    他們在邯鄲以東10多公裏的公路上挖了幾條一米多深的溝,然後在路北村莊邊隱蔽起來。

    到了中午11點鍾,隻見從邯鄲方向開來幾十輛汽車,車上的日軍頭頂鋼盔,車前架著機槍,殺氣騰騰。

    因路溝所阻,汽車被迫停止,眼見一場硬戰即要發生。恰在這時,肖永智接到報告,肥鄉沒有攻下,看到邯鄲敵人增援兵力很強,肖永智果斷決定,改原定的狙擊方案為給敵嚴重殺傷即撤。

    於是肖永智、趙健民指揮戰士架好機槍,組織好步槍排射,待日軍下車平溝時,即以猛烈火力予以殺傷。

    日軍下車後,隨即拖著重機槍,派出小部隊向前搜索,其餘的則準備平溝。

    這時,肖永智一聲令下,部隊猛烈開火,仇恨的子彈似飄潑大雨直泄敵群。日軍被這突來的襲擊打懵了,未等明白是怎麽回事就躺倒一大片,死傷幾十個。

    汽車也被打得著了火。日軍指揮官急得嗷嗷亂叫,慌忙組織反擊。待敵輕重機槍、擲彈筒火舌齊噴時,部隊已安全撤出了陣地。

    在肖永智的指揮下,部隊兵分3路,輪流抵抗,相互掩護,梯次後退,使敵人一點便宜也沾不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