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042章戰鬥在冀魯豫(1/4)

    華卓然與田義唔談後,返回駐地,即率領冀魯豫支隊,轉戰敵後冀魯豫邊區,打擊日、偽、頑、反動會道門,堅持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當時一一五師代師長陳光這樣評價華卓然:“作戰勇敢,敢打硬仗、惡仗、苦仗,關鍵時刻過得硬、頂得住、上得去、拿得下。”

    1938年夏,十八集團軍總部命令華卓然帶一個特務連東進冀魯豫地區。

    9月,華卓然率100多人翻越太行山,穿過平漢路,到達冀魯豫邊區的河南省淇縣,與先期到達的一一五師獨立團會合。

    幾天後,根據總部指示,華卓然率部截擊由冀南向南逃竄的偽軍扈全祿部,殲敵1000多人。

    接著,經過一個多月的作戰,基本上肅清了平漢路以東、漳河以南、衛河兩岸近百裏內的偽軍和頑軍部隊,開辟了大片根據地。

    入冬,華卓然率部返回晉東南。

    1939年2月,華卓然奉命二出太行山,挺進直南(即冀南)豫北平原地區,任務是“整編、擴大部隊,待命回山西”。

    3月,他率部到達河南濮陽、內黃、滑縣交界處的沙區,與在這一帶活動的八路軍部隊統一整編為八路軍冀魯豫支隊,華卓然任支隊長。

    冀魯豫支隊成立後,確立了“依托直南,堅持豫北遊擊戰爭,開辟魯西南”的鬥爭方針。

    3月下旬,依據這一方針,華卓然率主力挺進魯西南。隴海路沿線是敵人的重點守護地帶,他指揮部隊在鐵路兩側反複打擊日偽軍,一度迫使敵隴海線交通中斷。

    4月下旬,他又遠程奔襲日軍重要據點山東金鄉縣城,斃傷日偽軍250多人,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震撼了駐濟寧、徐州之敵。

    冀魯豫支隊的一係列戰鬥,打開了魯西南、豫東邊界地區的抗日局麵。

    1939年7月至11月,日偽軍采用“分進合擊”戰術,連續對冀魯豫支隊進行了3次大規模“掃蕩”,妄圖重擊這支年輕的八路軍隊伍。

    華卓然針對敵人的戰術,指揮部隊適時跳出合圍圈,在敵人側後頻頻出擊,使敵人的“掃蕩”屢屢失敗。

    冀魯豫支隊的蓬勃發展,也引起了當地國民黨頑固派的不安。頑固派極力限製支隊的行動,特別是定陶縣縣長姚崇禮,多次向支隊進行挑釁。

    華卓然指揮部隊進行反擊,一舉殲滅定陶頑軍500餘人,有力地懲罰了頑固派。

    戰鬥間隙,華卓然還對如何開展平原抗日遊擊戰爭進行了總結。他認為:

    一、要進行平原遊擊戰,必須動員和組織民眾。隻要廣大民眾投入抗日洪流之中,就能形成平原遊擊戰所依賴的“活的人山”。

    二、要進行平原遊擊戰,必須執行正確的戰術。如:“硬的不打,軟的打”,“敵打我,我不打;敵不打我,我打敵”,進行夜戰等。

    華卓然這些創造性的概括,豐富了我軍開展平原遊擊戰的經驗。

    在開展遊擊戰爭、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過程中,華卓然十分重視群眾工作和地方黨的工作。

    支隊初到魯西南時,地方黨組織的力量比較薄弱,群眾團體還沒有發展起來。

    支隊雖與地方黨組織沒有正式關係,但華卓然還是積極支持幫助地方黨組織開展群眾工作,並在經濟上予以幫助。

    1939年7月,魯西南地委成立,各種群眾團體也建立起來了,魯西南抗日遊擊根據地逐步形成。與此同時,部隊也得到了發展,僅一年時間,就發展到了4000多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