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69章陳紹寬與“航母夢”(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為表示自已的憤慨,他與第一艦隊司令陳季良雙雙憤然辭職,並於當晚離艦。

    此時他41歲,是青壯年之交。蔣介石害怕他們兩人的辭職會引起海軍中群龍無首和連鎖反應,趕忙出來安撫陳紹寬,做出擴建海軍的承諾。

    蔣介石說:“我們曾講15年以內,有建設60萬噸的希望,其中應包括3艘航母,照此看來,我們在5年以內,或者即可完成與世界上列強的海軍相抗,鞏固我們的海防”。

    陳紹寬被蔣介石這番話所打動,打消了辭職的念頭,隨即海軍部又恢複,他1932年初擔任了海軍部長。

    在海軍部長的職位上,陳紹寬製定的海軍建設規劃中,都將航空母艦的建造作為海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體確定在膠州灣、象山和大鵬灣三地作為停泊航母的基地。還在海軍內部掀起了一場關於海空配合作戰的軍事學術討論。

    1934年,他根據參加歐洲海戰的經驗,寫成了《海戰》一文。他寫道:“現代海軍在海戰時,欲取攻擊手段,必有賴於艦上所載的飛機”。

    然而,蔣介石誇下造艦60萬噸的海口,隻是安撫陳紹寬的權宜之計,完全是一張空頭支票,根本沒有當成實事來辦。

    1932年元旦起陳紹寬先後出任海軍部長、海軍總司令,授予海軍上將軍銜,海軍領導職務晉升之巔峰。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陳紹寬指揮海軍布防抗戰(主要在入海口及長江主航道段布設大量水雷)。

    8月,他到江陰指揮,構建起了聞名的“江陰封鎖線”,並指揮海軍官兵堅持對日本海軍偷襲、布水雷的作戰。

    全麵抗日戰爭前夕,中國海軍艦船的總噸位還不及日本海軍艦船總噸位的1\/15,根本不具備出海迎敵的抗衡能力。

    在整個抗戰過程中,隻得采用海軍史上罕見的“沉船艦封江”和布設水雷的戰法來抗擊日本海軍。

    陳紹寬這位赫赫有名的民國海軍上將,未能率領艦隊為祖國與日寇血戰大洋,卻當了指揮“沉船”的海軍司令。

    他曾含淚高喊:“一定要重建一支強大的艦隊”,親自指揮把228艘各類艦船沉入長江,製造了中國海軍第三次覆滅在自家水域裏的大悲劇,這使他強烈地感受到了一個海軍上將極大的屈辱和悲痛。

    日軍為打通封鎖線,動用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實施大規模地轟炸,炸沉了防守封鎖線的第一艦隊所有的艦船。

    此後,日本航空母艦經常無障礙地出沒於中國沿海,配合陸上的作戰行動。日軍的空中肆虐激勵陳紹寬實施建造航母艦隊的計劃。

    1943年11月,抗日戰爭還未結束,陳紹寬代表海軍部再次提出建造航母艦隊的海軍建設計劃。

    他設想將中國沿海劃為四個海軍軍區:第一軍區從遼寧安東(今丹東)到山東半島成山頭;第二軍區從成山頭到長江口;第三軍區從長江口到廣東汕頭;第四軍區從汕頭到中越海域交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