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60章難解之謎②(1/2)

    一年後的1934年9月,為應對日趨嚴峻的局勢,蘇區開始猛烈擴大紅軍。

    在中革軍委發布的命令下,由紅21師以及紅23師合編為紅8軍團於興國縣成立,周昆任軍團長,黃甦任軍團政委,而軍團其他領導則為:參謀長唐濬、政治部主任羅榮桓、組織部部長甘渭漢、宣傳部部長莫文驊等,駐8軍團中央代表則為劉少奇。

    因為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所以紅8軍團任務便是以運動防禦,為中央紅軍主力準備突圍爭取時間。

    1934年10月9日,紅8軍團經興國古龍岡、梅窖、雩都縣羅坳進入瑞金。

    次日夜間,中共中央和紅軍總部悄然從瑞金出發,率領主力部隊踏上艱苦悲壯、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長征開始後,紅8軍團位於大行軍隊列的右後翼,跟紅3軍團負責掩護軍委兩個縱隊,實施大搬家式的轉移。

    但在順利越過敵人三道封鎖線進入湘南後,紅軍已損失約2萬人,紅8軍團更是減員嚴重。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中革軍委便於11月17日決定將紅8軍團壓縮改編為一個師。撤銷紅21師番號分編到其他部隊,保留紅23師番號和建製,軍團首長改任23師首長。

    然而,部隊還沒來得及整編,湘江戰役就打響了。

    此戰中,周昆、黃甦等軍團首長親自參加作戰,盡管經過浴血苦戰予敵很大殺傷,但軍團亦遭受重大犧牲,建製徹底被打亂。

    等到12月1日上午湘江浮橋被炸斷,敵人更是將主要火力放在這支最後過江的紅軍部隊上。

    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和招架之功的紅8軍團,最後竟成了敵人的活靶子,讓整個江麵血水茫茫。

    湘江戰役後,周昆、黃甦率部分人員拚死渡過湘江,但可謂損失極其慘重。

    當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到達西安時,身邊隻剩下一個扛著油印機的油印員,而全軍團人數,僅剩千餘人。

    湘江一戰,紅8軍團損失超過80%,可謂完全喪失戰鬥力。

    此戰後,毛主席據理力爭,建議紅軍轉變戰略方向最終獲得普遍支持。

    12月17日,紅軍抵達黎平,次日召開黎平會議解決進軍方向,確立新的戰略方針。

    會後,按照中革軍委此前的命令,紅8軍團正式並入紅5軍團。而周昆、黃甦等軍團領導幹部則分配到總部及其他軍團工作。

    從9月21日受命組建,到12月18日撤銷番號,在中國工農紅軍發展史上,紅8軍隊隻存在過短短近3個月的時間,並且沒有任何的建製部隊保留延續下來,可以說是消失的幹幹淨淨。

    但我們卻不能忘記這支部隊,因為為了中國革命,他們付出過全部,直至流血犧牲!

    黎平整編後,周昆回總部跟隨軍委一起行動。

    次月,周昆開始擔任紅1軍團副參謀長,再次成為林彪下屬。

    此後,在毛主席的指揮下,中央紅軍兩占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通過彝民區、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於1935年6月與紅四方麵軍在四川懋功會師。

    8月,中央召開毛兒蓋沙窩政治局會議,決定恢複紅一方麵軍的番號,任命周恩來兼司令員和政委,而周昆則被任命為紅一方麵軍參謀長。

    不過,參謀長職位並沒有待太久,由於紅四方麵軍張國燾拒絕北上,公開鬧分裂,紅一方麵軍主力不得不迅速北進過草地,到達哈達鋪。

    9月下旬紅一方麵軍改稱紅軍北上先遣支隊,並於10月19日抵達陝北吳起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