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59章難解之謎①(1/3)

    1927年9月,秋收起義前夕,一位穿著長衫的年輕人,獨自來到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1軍3師3團的駐地。

    男子自稱姓毛,是一名共產黨員,要找團長蘇先俊。

    但當負責警戒的班長周昆問年輕人要證件時,他隻是尷尬一笑地解釋道:證件在逃避追捕時弄丟了。

    這位班長覺得來人可疑,於是便將年輕人押到團部準備交由團長處理。

    而來到團部後,蘇先俊一眼就認出了年輕人的身份:毛澤東!

    這是一場誤會,於是負責警戒的班長周昆便被蘇先俊批評了一頓。

    但這卻也讓年輕的周昆進入到毛澤東的視野裏,並留下敬職恪守的好印象。

    此後,周昆的革命生涯一路平步青雲。

    等到1937年時,周昆已被任命為八路軍主力師115師的參謀長,與師長林彪以及副師長聶榮臻地位相等。

    不過令人不解的是,身居高位的周昆,在幾月後卻被聲稱攜款神秘失蹤。

    深受毛主席信賴的周昆,本應前途遠大,又究竟為何會攜款失蹤呢?

    隨著時間的逝去,如今關於周昆的一切猜測都已無從佐證。

    即使對於當時的黨組織來說,在多方查找無果後,也隻能為嚴肅綱紀,最終給予周昆一個“叛變組織,攜款潛逃,開除黨籍”的定論。

    但周昆究竟有沒有攜款潛逃,潛逃之後又會去了哪裏呢?這一切至今仍是眾說紛紜!

    在動蕩的戰亂年代裏,每天都有無數人下落不明,但高級將領失蹤其實並不多見。

    周昆的失蹤,對黨史很重要,對於我們了解那段曆史也很重要。

    那麽周昆究竟是個什麽人?又有哪些值得我們記住的故事呢?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慢慢梳理開來。

    1902年,原名周緒昆的周昆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因為家境貧苦,所以父親不得已之下隻能將作小兒子的周昆送給同族兄弟周用彬家當養子。

    周昆親父家境貧寒,但養父家在當地卻是名門望族,並且周用彬本人也是晚清時期的秀才。

    因為養父家頗有名望,所以在養父嗬護下的周昆,得以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基礎教育。

    17歲時,周昆便被養父送到自家弟弟周麗彬所在的平江縣天嶽書院讀書。

    在這裏,新式課堂的開設讓周昆的眼界得到了極大的開闊,而五四運動爆發後的巨大影響力,更是讓周昆得以接觸到各種新潮思想。

    幾年後,北伐戰爭開始轟轟烈烈地展開,此時正值青壯年時期的周昆大受鼓舞,他參加了當時的湘軍部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