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863章八路軍的實力(2/3)

    以八路軍留守部隊的規模而計,扣除掉2個主力團(除770團外,還有1個主力團是警備第8團,該團由120師359旅718團改編而來),其餘警備團的實際兵力均在千人以下,基本實力相當於步兵營或加強營。

    以八路軍改編及留守部隊編製調整的時間來看,上述這些部隊除了最開始的番號與129師有關之外,其實基本是獨立脫離129師體係的。

    而東進抗日的129師是由教導團、騎兵營、385旅769團、386旅全部組成的,這部分兵力共計9000餘人,基本都是經曆過長征的主力部隊。

    按照在1937年6月設想的編製,八路軍的每個步兵連編製160人,裝備輕機槍6挺,每個步兵營由4個步兵連和1個機槍連組成,步兵團轄3個步兵營和直屬迫擊炮連\/排,每個團的總兵力為2700人。

    從人數上來看絕不是丙種師而達到甲種師的規模了。

    也就是說,八路軍規劃的步兵團並非普通國軍的3營9連製,而是3營12連製。

    所以在1937年的八路軍中,會出現11連、12連這樣的編製。而在戰史中出現第8連的話,則不是3營8連,而應是2營8連。

    之所以如此是出於在有限編製情況下盡可能多編步兵的考慮。

    實際上除了這12個步兵連之外,1937年的八路軍步兵團還往往編有團直屬的特務連、偵察連、警衛連,這幾個連隊其實也是精銳步兵連。

    因此,剛剛改編的八路軍步兵團的兵力往往都比較充實,作戰連隊往往多達十七八個。

    不過在武器裝備方麵的話,基本是達不到最初設想的每個步兵連配6挺輕機槍,團還有迫擊炮連\/排編製的這樣的規模的。

    原因也很簡單,國府僅僅提供八路軍編製內的軍服、軍費及部分彈藥,但是武器是比較少提供的。

    而且就其中的彈藥來說,很多時候也要看運氣和國軍戰區長官的抉擇①。

    因此當129師主力東進時,除了人員編製調整到位外,武器彈藥的狀況很不樂觀。

    還是以129師為例,在1937年10月進行的人員武器統計顯示:

    全師9367人一共裝備了迫擊炮6門;輕機槍93挺;重機槍29挺、花機關和手提槍75支;馬步槍4136支;駁殼槍\/手槍632支;刺刀55把。

    其中步馬槍彈43012發、自來德2872發、手槍彈6051發、重機槍彈23222發、輕機槍彈27361發、衝鋒槍彈310發,合計彈藥為102828發,另有67枚迫擊炮彈和203枚手榴彈。

    在這個統計中,提到了花機關和手提槍,這其實是兩種衝鋒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