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863章八路軍的實力(1/3)

    1937年全麵抗戰爆發後,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下轄3個丙種師,即115師、120師和129師,此外還有總部直屬的約3000人,編製兵力數為45000人。

    既是丙種師,其實力肯定不強。改編之初,國共雙方似乎都考慮到了這一點。

    以129師為例,我們來看看其人員和裝備的狀況。

    在當時,八路軍各部隊主要是根據紅軍原有的部隊編製進行改編的。其中第129師是以紅四方麵軍為主改編的,此外還有一些小部隊改編為師直屬隊。

    不過長期以來,其中的一些細節卻沒有提得很清楚,在此有必要進行一下梳理。

    改編完成的129師,主要作戰部隊為385旅、386旅兩個作戰旅,其中385旅下轄769團、770團;386旅下轄771團、772團。

    385旅由紅四方麵軍紅4軍編成,紅4軍第10師改編為769團、12師改編為770團;386旅由紅四方麵軍紅31軍編成,紅31軍第91師改編為771團、93師改編為772團。

    除了這兩個作戰旅之外,129師另外還有1個教導團及5個直屬營,分別是特務營、炮兵營、工兵營、重營、騎兵營。

    八路軍的改編並不會得到編製所需的火炮、工兵裝備,而以八路軍當時的狀況來說,也極度缺乏這些裝備。

    因此這些直屬部隊除了教導團和騎兵營之外,其實都是實打實的步兵作戰部隊,都是名不副實的。

    其中教導團是由改編後的編餘幹部及西路軍歸隊幹部組成的,實際是一個幹部儲備單位;騎兵營由原騎兵第3團改編,確實是一支騎兵部隊。

    而師直屬的特務營由原陝北紅29軍改編,師直屬炮兵營由陝北紅30軍改編,師直屬工兵營由陝甘寧獨立第1、2、3(欠2個連)、4團改編,師直屬重營由陝甘寧獨立第3團第2、3連及關中警衛營改編。

    上述部隊合計有約13000人,因此有的曆史資料中提到129師在抗戰爆發時兵力數量資料時采用了此說。

    但實際上在八路軍編成後不久便成立了後方留守處,三個師各自留了大部分直屬隊和少量主力團,編成了八路軍留守部隊,以保衛陝甘寧。

    129師留下來的有385旅旅部帶770團,此外師直屬的5個營中,除了騎兵營外,由陝北地方部隊改編的特務營、炮兵營、工兵營、重營等都留了下來,並且很快進行了新的編製調整。

    1937年10月2日,八路軍留守部隊除了129師385旅770團番號不變外,其餘部隊統一整編為警備第1到第8團及1個獨立營、1個騎兵營,總計約9000餘人。

    其中獨立營由129師輜重營改編、警備第2團由129師特務營改編、警備第3團由129師炮兵營改編、警備第7團由129師工兵營改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