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竊明

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2/4)

    隻說自己多麽仗義,跟南京國子監山長吳梅村關係又多鐵、這幾年裏保護鄭成功在南京不吃虧,讓楊閣老與鄭芝龍能和睦精誠合作,最後還送佛送到西、給鄭成功謀了個湖廣鹽法道下屬的文職小官幫著緝收厘金。

    所以,隻要劉國能願意,加上過了兩年他兒子現在也十一歲了,沈樹人可以出麵斡旋,讓吳梅村開個恩,把劉國能之子也處理成候補的蔭監生。

    等稍微讀兩年書年紀到了、就轉為正式蔭監生,自己將來一定也會幫劉國能之子運作一個體麵的文官,就像自己對鄭成功一樣仗義。

    這個建議對劉國能的殺傷力絕對大,因為沈樹人知道曆史上劉國能就是一個非常愛慕虛榮,想要向體製內靠攏、得到體麵身份的人。

    不然他殉國之前,也不會辱罵李自成:“我初與若同為賊,今則王臣也,何故降賊!”

    可見劉國能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做賊那些年的履曆,非常想要洗刷。可惜歸順後這些年來,大明朝就沒哪個文官肯正眼瞧他的。

    而沈樹人非常細心,還強調給他兒子處理成“蔭監生”,這個“蔭”類的監生雖然不是待遇最好的,但必須父輩是勳貴或者高級文官,才能封妻蔭子蔭成監生,這等於是把劉國能“比照勳貴或高級文官待遇處理”了,麵子已經給到十足十。

    信的最後,沈樹人還善意提醒:他這次請劉國能送子入監,絕不是為了人質,而是因為聽說李自成也在河南重新肆虐,隨時有可能糜爛。劉國能鎮守信陽,兵荒馬亂,把兒子帶在身邊,萬一有點調動,反而不便,如果去了南京,那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方孔炤看著沈樹人把信徹底寫完,也是對沈樹人的勸說口才佩服不已,同時也知道了不少內幕,居然生出幾分肅然起敬之心。

    畢竟,崇禎去年召新科進士奏對時,很多細節方孔炤也不知道,他兒子方以智雖然在場,也沒全部跟家裏人轉述。

    “真是後生可畏,我大明年輕一輩的官員,還有如此鐵肩擔道義,不以個人榮辱為重,隻求利於國家的諍臣,真乃大明之幸。

    老夫若是年輕二三十歲,未必敢拿觸怒天子、黜為二甲末名的代價,做這般直言諍諫。如今方知智兒的信中,為何對你如此推崇備至了。”

    方孔炤發自肺腑地感慨了幾句。

    沈樹人跟他稍微討論了一下信的內容,查漏補缺確定把握挺大,這才封好熔上火漆印信:

    “明日有勞撫台派人護送下官的心腹持此信去葉縣求援,不如這樣吧,末將今日進城時,看到一位城門守備金聲桓,以及他麾下千總王得仁,都還勤勉謹慎,武藝應該也不錯吧?帶上百十騎兵護送即可。”

    方孔炤想了想:“這兩人做事倒也確實自告奮勇,勤懇任勞。這樣吧——本官與你做個約定,此番就讓王得仁派騎兵護送。

    等王得仁收了劉國能回信後,如果確保劉國能會出兵襲擾賀信陽、圍魏救趙。那本官就把金聲桓、王得仁本部兵馬兩千人,一並派去孝感給賢侄做援軍。

    到時候算算時間,二賀的前軍應該也會得到賀一龍老巢被抄的消息,軍心定然不穩。本官助你兩千精兵,對於追擊動搖之敵,應該頗有幫助。如能快速退敵,再讓這兩千人回防荊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