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竊明

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3/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不過,賢侄也要答應老夫一事:一旦隨州解圍,敵軍退走,不但要立刻還我這一營人馬,還要再多派一營來增援,我這兒圍堵張獻忠已是捉襟見肘,十日八日還能撐持,久了難免生變。”

    沈樹人想了想,方孔炤這個要求也是應該的,用兵之道,就是要隨時隨地盡可能集結優勢兵力,打時間差將敵人各個擊破。

    一開始不給援軍,是覺得沈樹人會跟二賀長期相持,他派的人不知要被借到猴年馬月,甚至是有借無還。

    但如果劉國能肯抄賀一龍後路,戰爭有望在較短時間內結束,稍微借十天半個月問題就不大了。張獻忠那邊就算得到消息,也需要時間。

    方孔炤還能在江陵等城池虛立旌旗、減兵增灶、夜裏偷偷出兵,多欺騙一會兒。

    沈樹人把信交給沈福,方孔炤也深夜找來王得仁吩咐了一番,讓他們抓緊好好休息,明天清晨就要騎馬出城送信。

    目前從江陵到襄陽再到葉縣的道路,還算是安全的,流賊並沒有進入襄陽或南陽腹地。北麵的李自成雖然已經從商洛山區竄出來、進入了河南地區,但並不是朝著南陽盆地去的。

    交代清楚事情後,方孔炤對沈樹人頗為欣賞,拉著他又交流了不少對軍國大事的看法。

    雖然已經深夜亥時末,沈樹人明天就要回孝感,但機會實在難得,方孔炤也不願放過。

    他吩咐人給沈樹人重新沏上茶,再準備點宵夜;問的也都是非常實打實、迫在眉睫能用上的問題。

    “賢侄,如今形勢這般惡劣,老夫有一事一直懸在心中擔憂不已。你覺得,若是流賊再次做大,朝廷真的沒辦法完全撲滅時。

    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賀一龍,究竟當以確保滅絕哪一家為最重?老夫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唉,黃台吉這時候來,就算我們奮力死戰,殲滅了一些流賊,餘部估計也會被剩下的賊酋收編。

    如果不能全殲敵軍,或者至少是俘虜改編回官軍的話,隻殺其酋守,說不定反而會幫到那些流賊自相兼並、活下來的隻會愈來愈強!唉。”

    沈樹人騎了一天馬,又想計策寫信謀劃到半夜,已經徹底虛弱不堪,此刻隻是拿著茶水灌,試圖緩幾口氣,又隨便抓著書房裏常備的乏味幹餅往嘴裏塞。

    明朝讀書人常備的點心都比較幹硬,最多隻是加了點糖,好處是越幹保質期越長,可以在書房裏擱個把月都不壞,味道肯定比現做的差得多。

    沈樹人噎得有點難受,順了好幾口茶水,才揉著胸口歎道:“我以為,四賊當中,應該是張獻忠、李自成最危險。我倒是想為國出力,盡快滅了他們,但最後怕是身不由己,隻能是誰先送到刀口上先殺誰。”

    他回答時,也沒精力想太細,所以純粹是用曆史先知報答案。

    然而,方孔炤似乎並不滿意這個答案:

    “為何?張獻忠當年組織挖掘鳳陽皇陵,雖然最為罪大惡極,也最為凶悍,可畢竟被朝廷針對,如今躲在川東鄂西荊山之中,兵力補充應該是比較弱的。

    李自成也是如此,原先逃到商洛山中隻有一十八將,部曲都是慢慢重新集結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