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食記

第五章 財神茶樓,飲早茶吧(2/2)

    “靚滾水到——”一記中氣十足的吆喝,就跟有一根鋼絲從頭頂飛過去似的。

    夥計提著個大肚子水壺,快步走到他們這一桌旁邊。麻利地撕扯開一包菊花普洱茶,倒進石灣陶瓷茶壺裏,使了個漂亮的青龍過肩的斟茶姿勢,熱氣騰騰的開水從一尺多長的茶壺嘴裏,傾瀉而出,落入茶壺中。

    第一遍洗茶,茶水照例不要;第二遍才是沏出湯色如蜜的好菊普茶,能夠益氣消滯,清肝明目。

    默默地把觀察到的一切牢牢記在腦海中,麥希明禮節性地用兩指輕磕桌麵,以示對夥計感謝,邊問林小麥:“為何這兒不是自己用酒精燈和套裝茶具自己煮水泡茶,要這夥計大費工夫?”

    林小麥說:“那種套裝茶具紫砂壺拇指頭大點兒杯子,是潮汕功夫茶。廣式早茶,就是眼前見到的這副模樣。粗器滾水熱茶。功夫茶好喝,是另一種喝法。既要來吃粵式早茶,那就按照我們傳統的來?”

    麥希明微微點頭:“有道理。那麽吃什麽?”

    林小麥說:“四大天王八金剛,來一套?”

    麥希明說:“四大天王我知道,是蝦餃、燒賣、叉燒包和蛋撻。可八大金剛——”

    林小麥說:“八大金剛就是牛肉燒麥、排骨燒賣、腸粉、糯米雞、沙琪瑪、甜蛋散、煎堆仔、鹹水角。”

    毫不猶豫地,麥希明說:“牛肉燒麥不要,排骨燒賣不要,腸粉不要。剩下的五樣各來一份。”

    帶著讚同地看了麥希明一眼,林小麥笑著點頭:“老板會吃。牛肉燒麥是為了照顧附近的特殊居民口味的才有的。排骨燒賣更是後來才出現的新鮮玩意兒。”

    本城開埠數千年,自唐代以來,就有阿拉伯商隊在洋城登岸做生意。他們聚族而居,在長久相處中,漸漸影響到周圍居民生活習慣,比如說喜食牛、羊肉;喜用香料入饌等等。在那圓碌碌大肚子的光孝塔腳下,匯聚了無數舶來產物和粵菜交融過後出現的美食。

    麥希明看著林小麥,問:“在外麵別叫我老板,叫我名字就行了。你為什麽不問我不要腸粉?”

    林小麥不假思索:“那很簡單嘛,腸粉當然要在街頭巷尾,找到那門口有石磨的,用石磨磨出米漿,配上新鮮食材足料現做的布拉腸才好吃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