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寫作係列:電影中的香港故事

香港的「卡門」——中西文化交匯下的《野玫瑰之戀》(2/5)

    《野玫瑰之戀》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種中西交匯的文化背景下產生,無論電影製作班底、音樂創作和故事原型,都揉合了中西文化的特色。電影由國際電影懋業公司製作,公司的資本來自星加坡,而老板陸運濤和電影的製作班底大多是對中西文化有所了解的人。(9)當中大多是南來的文人和影人,包括編劇宋淇、張愛玲、秦羽,導演如王天林、易文等等。(10)他們在創作上經常參考西方的文學、電影,甚至歌劇。在《野玫瑰之戀》中,編劇秦羽就以比才(Gees Bizet)的歌劇《卡門》(Carmen)為故事藍本,以香港夜總會為背景,寫歌女鄧思嘉的愛情故事。這歌女有別於一般傳統的上海歌女,因為她唱的不是上海流行曲,而是西方的音樂。

    電影中多首歌曲如《卡門》、《風流寡婦》、《賭徒歌》和《蝴蝶夫人》均改編自西方歌劇(11),由日本人服部良一負責改編,再由李雋青作詞。其實一九五〇年代末期,采用西方音樂作為香港電影配樂,隻占少數。服部良一等人采用歐美古典音樂,成功為當時的國語片歌曲注入新意。因為《野玫瑰之戀》的成功,一九六〇年代開始,越來越多音樂人選用西方音樂為電影配樂,電影中甚至出現模仿百老匯式的大型歌舞,如《千嬌百媚》(1961,陶秦導演)、《香江花月夜》(1967,井上梅次導演)。

    除了音樂,電影故事原型也是來自《卡門》,不過換上香港背景。故事講述歌女鄧思嘉(葛蘭飾)傾倒眾生,經常玩弄男性,遇上梁漢華(張揚飾)後卻動了真情。華因誤傷思嘉前夫而入獄,但出獄後不思振作,同時思嘉被前夫威脅而離開華,可惜華以為思嘉愛上別人,最後殺死了她,悲劇收場。這和荷裏活導演嶽圖.柏林明加(Otto Preminger)拍的《胭脂虎新傳》(Carmen Jones, 1954)有點相似,明顯思嘉的形象來自卡門,但也令人聯想到約瑟夫.馮.史登堡(Jof von Sternberg)的名作《藍天使》(Der blaue Engel, 1930)中的歌女形象;願意為愛犧牲的情操又令人想起《茶花女》(Camille, 1936)中的女主角;「鄧思嘉」這名字又令人將她的形象和《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1939)的女主角郝思嘉(Scarlett O’Hara)重疊。(12)

    綜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不難發現荷裏活電影的影響,《野玫瑰之戀》也是其中之一。在題材上,香港電影經常改編西方的小說、電影和歌劇。例如早在1955年,張善琨和易文已經改編過小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s)的《茶花女》(La dame aux camélias, 1848),由張瑛和李麗華主演。《野玫瑰之戀》在類型上嚐試學習西方的黑色電影(film noir)和歌舞電影,有評論者嚐試以西方電影類型(genre)分析《野玫瑰之戀》。(13)事實上,《野玫瑰之戀》作為歌舞片,已有很高的藝術水平,歌曲配合電影敘事和場麵調度,不同於香港同時期其他粗糙的歌舞片。更重要的是電影和多部文本互涉(iextuality),我們可看到編導吸收不同的文化後,將「混雜」變成自己的特色。而且電影可說明當時中西文化的混雜性,並嚐試以香港為背景,意義十分重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