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寫作係列:電影中的香港故事

香港電影與社會: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羅卡講座節錄)(3/3)

    例如1966年陳寶珠與蕭芳芳的《彩色青春》(1966,餘河,即陳雲導演)公映,陳寶珠與蕭芳芳熱潮展開,直至1979年才冷卻下來。當時有很多十來歲的工廠女工或書院女生要找尋自己的身分,更要表達自己,電影中同年齡的女性引起她們的共鳴,她們要向老板或權力掌握者爭取她們想要的東西和自由。又例如《大醉俠》(1966,胡金銓導演)公映很受歡迎,而《獨臂刀》(1967,張徹導演)的上映更大收旺場。在喻像的層麵,《獨臂刀》可看作是用武俠故事來說青年人的反叛,以及青年人與上一代和權力的關係。年青人可以在新派武俠片或青春片找到投射對象,情緒得以宣泄,由此看來青春片與新派武俠片的流行與六、七十年代的社會文化背景有密切關係。

    進一步說電影的喻像層麵與現象層麵的關係,可看到香港1950年代大多以寫實為主的電影,以《樓下閂水喉》(1954,潘炳權導演)為例,雖然是戲劇,但有一定的真實感,你會覺得那些故事是經常在身邊發生的。但若看近年的《每當變幻時》(2007,羅永昌導演),雖然都是講述有關1960、70及80年代的男女與街市的演變,但並沒有像1950年代的電影般有強烈的寫實感,反而讓人覺得電影不了解年代背景及變化。主要原因是《每當變幻時》並非寫實電影,其實它是個寓言故事。相反,由於1950年代社會匱乏,影響著電影製作人與當時觀眾的生活,因此他們所拍攝或所關心的題材是大家的共同經驗。1950年代的粵語片公司,例如中聯及光藝出品的電影,非常富有真實感。中聯電影更十分賣座,因為它掌握到時代的需要,故能感動觀眾,受到大眾的歡迎。

    由於1970到80年代社會逐漸富裕,觀眾對電影的要求從1950、60年代「吐苦水」式的發泄,轉而追求感觀刺激,影像豐富和節奏明快的功夫片因而流行。後來的新浪潮電影,又從感觀刺激回到城市及人性等題目上,並重新注入時代感。

    1980年代的電影則不像1950年代般的寫實,如《英雄本色》(1986,吳宇森導演)並非主要講黑社會問題,其實是藉幫會來講人情、手足情和兄弟情,與張徹的武俠片中的手足情相似。《五億探長雷洛傳》(1991,劉國昌導演)跟《英雄本色》不同,它是比較有根據地拍1960年代的社會,有懷舊氣息。而古惑仔係列電影(1996-2000)類似《英雄本色》,主旨不在講幫會,而是講情,可被視為《英雄本色》少年版。另外,《古惑仔》電影講到年青幫會成員爭上位,比拚實力,奪取上一代的權等,都呼應著1990年代的社會走勢,隻是《古惑仔》電影以幫會故事來寓言。《無間道》(2002,劉偉強、麥兆輝導演)常被認為是寓言香港人的處境,而《黑社會》重點不在黑社會,而是講述傳統的製度會被後一代人用不同的方法推翻,對比講人情的傳統製度與新一輩的奪權力不擇手段、不講人情,有著批判意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