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寫作係列:電影中的香港故事

香港電影與社會: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羅卡講座節錄)(2/3)

    1970年代是對抗的年代。由1967年內地文化大革命開始,世界各地都出現反建製的情況,如美國反越戰、法國1968年的五月風暴及歐洲的反建製風潮,對抗風潮包括了無產及無特權者與有特權者對抗、被統治者與統治者對抗、經濟上的階級對抗,以及年青人與上一代的對抗,還有反戰、反饑餓及反貧窮等運動。香港在暴動之後逐漸出現爭取權益運動,例如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言、金禧事件、香港大學學生會爭取參與學校事務等。

    1967暴動後,很多社會問題開始浮現。首先是人們對警察不滿,除了是因為他們鎮壓暴動外,還與當時警察貪汙風氣盛行有關,導致黃賭毒滿街。電影方麵由於粵語片開始走下坡,電懋與邵氏雄霸市場,故1970年代開始有不少製作人拍色情或暴力片來賺錢,比較出名的電影有《七擒七縱七色狼》(1970,楊權導演),更有「社女」、「池女」、「撈女」、「吧女」、「撈家」、「邪牌」、「姑爺仔」等名詞出現。邵氏於1970年代也開始拍攝關於黃賭毒的電影,例如著名導演李翰祥的一係列風月片,另外還有何藩、呂奇及楚原等導演都參與拍攝色情電影,可見當時風氣之盛。

    而《成記茶樓》(1974,桂治洪導演)及《大哥成》(1975,桂治洪導演)等電影,則受外語片《教父》(The God Father, 1972; Part II, 1974)的影響,被稱為「幫會電影」。電影講述茶樓夥計以自己的武力來應付外來的威脅,反映對香港社會治安以及警力不足或腐敗的不滿。《邊緣人》(1981,章國明導演)也是講述警察與臥底的關係。

    1970年代還有功夫片及武俠片的熱潮,但這些電影卻很難反映香港社會的現實,因為它們的目標觀眾在外國市場,故事與香港本土社會的關係比較薄弱。功夫片後來演變成功夫喜劇,然後有成龍和洪金寶等明星出現。隨著功夫片的沒落,開始出現新浪潮電影,回到城市,關心本土人的感受,取代了賣弄性與暴力的電影,製作相對認真嚴謹。

    要討論1970年代電影中的本土關懷,娼妓和犯罪等主題正回應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在六七暴動之後,香港政府加強了官民溝通和警民關係,開始關注青少年,並增加基本建設與社會福利來疏導社會。但市民仍然覺得香港沒有福利,政府所做的工作仍然不足,因此開始爭取權益,他們大多采取比較溫和的方式如靜坐、示威、寫評論和派傳單,行動大多是自發的,1970年代因此被稱為「對抗性的年代」。我們應該注意1970年代的電影如何回應社會的變化形勢─1971有保釣示威,同年7月有三千人在維園示威引來警察暴力鎮壓;10月海鮮舫大火;11月麥理浩(Sir Murray McLeHo)到港任港督。在麥理浩治理下的香港進入新時代,基礎建設加快,社會福利增加,更有廉政公署的成立,民主有所改善。1973年香港股市大瀉,其後有世界能源危機、消費者委員會成立、大毒梟「跛豪」被捕。1976年8月秀茂坪山泥傾瀉導致多人死傷,同年9月《泥孩子》(1976,陳靜波、朱楓導演)公映,雖然《泥孩子》並非專為秀茂坪事件而拍,但仍可從中窺見香港山泥傾瀉的風險非常高。1976年9月底毛澤東逝世,10月四人幫倒台。1977出現廉政風暴,六千名警員衝擊廉政公署。1978年出現金禧學潮和「匯豐號」帶來大批越南難民─大家可以比較當時香港社會發展與當時的電影,看看兩者之間有甚麽互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