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寫作係列:電影中的香港故事

香港電影與社會: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羅卡講座節錄)(1/3)

    1960年代初至中期已開始有電影內容涉及這「躁動的一代」。第一個熱潮可以算是1966年後陳寶珠與蕭芳芳的青春片熱潮。當時有「陳寶珠來啦!」萬人空巷的情況,熱潮之盛可見一斑。這些電影經常描寫一些中下層年輕女性的生活,隨著大量工廠出現,她們不難找到工作,她們希望搬離家庭獨立,與朋友居住,出外結交男朋友,更會在工餘時間到郊外野餐娛樂等。這某情度上反映了女權在香港的冒起。當時的觀眾視陳寶珠、蕭芳芳等為偶像,覺得她們代表的新一代女性反叛有理。從她們的熱潮來看,當時社會中下層年輕一代的力量正在升溫。

    在1960年代香港有約二百多個文社出現,多由三兩個誌同道合的青年合組成。他們互相鼓勵創作或寫評論,經常開會、通信、投稿及出版油印刊物。這都是青年苦悶的象征,因為他們要表達、要說話。當時除了有文藝青年的出現外,還有流行音樂的興起,全都反映了當時「躁動的一代」不甘寂寞、不甘苦悶。直至1966年的反天星小輪加價騷亂、1967年的六七暴動,積壓的社會不滿就爆發出來,這是由文化到社會的躁動。

    1970年代是對抗的年代。由1967年內地文化大革命開始,世界各地都出現反建製的情況,如美國反越戰、法國1968年的五月風暴及歐洲的反建製風潮,對抗風潮包括了無產及無特權者與有特權者對抗、被統治者與統治者對抗、經濟上的階級對抗,以及年青人與上一代的對抗,還有反戰、反饑餓及反貧窮等運動。香港在暴動之後逐漸出現爭取權益運動,例如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言、金禧事件、香港大學學生會爭取參與學校事務等。

    1967暴動後,很多社會問題開始浮現。首先是人們對警察不滿,除了是因為他們鎮壓暴動外,還與當時警察貪汙風氣盛行有關,導致黃賭毒滿街。電影方麵由於粵語片開始走下坡,電懋與邵氏雄霸市場,故1970年代開始有不少製作人拍色情或暴力片來賺錢,比較出名的電影有《七擒七縱七色狼》(1970,楊權導演),更有「社女」、「池女」、「撈女」、「吧女」、「撈家」、「邪牌」、「姑爺仔」等名詞出現。邵氏於1970年代也開始拍攝關於黃賭毒的電影,例如著名導演李翰祥的一係列風月片,另外還有何藩、呂奇及楚原等導演都參與拍攝色情電影,可見當時風氣之盛。

    而《成記茶樓》(1974,桂治洪導演)及《大哥成》(1975,桂治洪導演)等電影,則受外語片《教父》(The God Father, 1972; Part II, 1974)的影響,被稱為「幫會電影」。電影講述茶樓夥計以自己的武力來應付外來的威脅,反映對香港社會治安以及警力不足或腐敗的不滿。《邊緣人》(1981,章國明導演)也是講述警察與臥底的關係。

    1960年代初至中期已開始有電影內容涉及這「躁動的一代」。第一個熱潮可以算是1966年後陳寶珠與蕭芳芳的青春片熱潮。當時有「陳寶珠來啦!」萬人空巷的情況,熱潮之盛可見一斑。這些電影經常描寫一些中下層年輕女性的生活,隨著大量工廠出現,她們不難找到工作,她們希望搬離家庭獨立,與朋友居住,出外結交男朋友,更會在工餘時間到郊外野餐娛樂等。這某情度上反映了女權在香港的冒起。當時的觀眾視陳寶珠、蕭芳芳等為偶像,覺得她們代表的新一代女性反叛有理。從她們的熱潮來看,當時社會中下層年輕一代的力量正在升溫。

    在1960年代香港有約二百多個文社出現,多由三兩個誌同道合的青年合組成。他們互相鼓勵創作或寫評論,經常開會、通信、投稿及出版油印刊物。這都是青年苦悶的象征,因為他們要表達、要說話。當時除了有文藝青年的出現外,還有流行音樂的興起,全都反映了當時「躁動的一代」不甘寂寞、不甘苦悶。直至1966年的反天星小輪加價騷亂、1967年的六七暴動,積壓的社會不滿就爆發出來,這是由文化到社會的躁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