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

第十五章 人民教師(求收藏求推薦)(2/4)

    留在國內的又有多少個?

    為什麽搞航空航的幾乎沒有清北畢業的?

    早些年人才出國沒回來,晚些年大家都去搞互聯網搞金融去了。

    沈光林對“國外神吹”的體會不深,因為在他的那個年代,中國已經沒有人提要要向日≈本學習了,當時的人們已經把目光放在了花旗國身上,甚至很多人在想著什麽時候挑翻這個老大。

    在他的那個時代,人們也更加愛國了。

    尤其是留學生們,在海外更是聽不得別人一句祖國的壞話,每都以祖國的強大和繁榮而自豪。

    八九十年代,國外的月亮更大更圓,國外的空氣更香甜的人不要太多。

    沈光林不是這樣的人,他從來都沒有以自己是個留學生而自傲,他就是因為實在考不上青華京大才選擇留學的。

    而且,他能夠留學麻省理工,也並不是因為他有多厲害,更多的還是因為鈔能力運用的好和英語學得好。

    “那你學到什麽階段了?”張老師對這個還是比較關心。

    “研究生還差一年。”沈光林仍然是實話實,他怕編太多謊言將來會露餡。

    “那你怎麽有空來這裏了,怎麽還不趕緊回去讀書?還有時間來旁聽大一的數學課?”

    張老師簡直就是恨鐵不成鋼。

    怪不得這子表現的這麽出類拔萃呢,原來是初中生在跟學生比四則運算呀。

    “回不去了,我是偷渡回來的,現在連個身份都沒有。”

    就是有身份他沈光林也回不去,現在的麻省理工可並沒有沈光林這個人的任何資料。

    “那是怎麽回事?你犯了錯誤?”張老師的表情變得嚴肅了,畢竟剛從運動年代過來不久,大家都比較謹慎。

    “張老師您放心,我身家是清白的,隻是因為一些曆史原因現在還沒有身份。這是我的烈士子女證明,我並不是黑五類。”

    沈光林拿出了上次領撫恤金時公安局領導發給他的證明材料。

    張老師看的很仔細:

    “行吧,那我就不問你具體原因了,你之前在哪個學校讀書的,這個總可以聊一聊吧?”

    這個年代的人就是熱心,什麽事情都想知道。

    “可以的,我之前是在麻省理工讀書,學校位於花旗國東北部的馬薩諸塞州,是新英格蘭地區的一部分。學校所在的城市是波士頓,我們學校跟哈佛離的很近,中間就隔了一條河,就像咱們京大和青華一樣。”

    麻省理工和哈佛兩所學校確實隻隔了一條河,距離很近。

    在讀書的時候,沈光林還去哈佛選修過課程,兩個學校也是互相認賬的,很是“友好”。

    最能夠證明兩所學校“友誼”的例子就是一旦某學校發生了不好的事情,肯定第一時間懷疑是對方的人幹的。

    跟李蓉的“沒見識”不同,張老師可是站在教學鏈頂端的男人,他知道“麻繩”理工的厲害。

    “這可是所好學校,在花旗國乃至全球都排名前十了吧,雖然名氣不如哈佛大,但是實力很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