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一如

入寶山不空歸——一九八三年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3/3)

    此外,高雄壽山寺獲“內政部”評定為寺廟教會興辦公益慈善事業績優單位;嘉義圓福寺也榮獲台灣省“民政廳”頒贈績優宗教團體獎狀,這些成果,都是來自十方共成的因緣。去年元月,有八十年以上曆史的美濃朝元寺,其一磚一瓦都是從台南運至美濃竹頭角興建,其大雄寶殿要拆除重建,我亦應邀參與動土典禮。

    八月,台灣省“民政廳”,假佛光山東禪樓舉辦“國學教師研習會”,參加成員都是各縣市擔任寺廟國學的研究教師,我受邀為大家講說“宗教現代化”。另外,為了慶祝文藝節,“中國文藝協會”、青溪新文藝學會、青年寫作協會高雄縣分會等三大團體,在西淨樓舉行慶祝大會,與會貴賓有郭嗣汾、陸震廷、王牧之、李冰、魏端等人。會上承蒙“文協”及青溪新文藝學會贈給我“淨化社會,美化人生”紀念牌,我也不揣淺陋,以“佛教與中國文學”為題,向與會的作家做文藝專題演講。

    去年講演活動頻繁,除了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講說“佛教對命運的看法”、“佛教對神通的看法”、“佛教對知見的看法”,我也在各大校園、公司、軍界等不同領域,舉行佛學講座及隨緣開示。如:應統一企業公司董事長吳修齊之請,開示“佛教藝術的生活”;台灣中山大學在台複校首任校長李煥先生,幾次邀請我為全校學生講演“禪的藝術”、“禪與生活”;為台北技術學院應屆畢業生開示“佛教的智慧與人生觀”;應中正預校校長王明洵先生之請,為全校師生講說“藝術的人生”。

    此外,也應邀至高雄市立圖書館開示“如何進德修業”;於屏東“中正藝術館”講演“如何增進人生幸福”;在彰化縣大禮堂舉行三天佛學講座,講題為“談天說地”、“談你說我”、“談情說愛”;在高雄“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宣講“佛教對因緣的看法”、“佛教對感情的看法”、“佛教對行為的看法”;於佛光山普門寺宣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等。

    佛學深度的內涵不但開拓人生,更能美化世間,去年至普門寺講經前,先由慈容法師帶領信眾演唱佛教聖歌,讓聽眾在優美祥和、意境深遠的音樂聲中,進入最佳的聞法狀態。而一直為我作台語翻譯的慈惠法師,獲得許多人的肯定,也是我講演時不可缺少的。佛教不舍棄一個眾生,慈惠法師傳神的翻譯,正是讓不懂國語的人,也有聞法的機會。

    講題方麵,我更是細細琢磨,針對現代人對生活的不安定感,我提出“佛教的信仰生活”、“佛教的藝術生活”、“佛教的智慧生活”等看法;為了讓佛教能走向現代,開創新局,我提出“佛教的現代化”等理念;為闡揚佛法深廣的內涵,我提出“禪的藝術”、“佛教與中國文學”、“佛教對知見的看法”等。我以為時代考驗著佛教,佛教也應時代的更迭而漸次豐富,我們唯有充實自身、因應時代,始能在曆史洪流中奮起向前。

    時代考驗著佛教,佛教也因時代的更迭而漸次豐富。時光如流,十六年的歲月倏忽即逝,佛光山已由一片荒蕪到滿山殿堂巍峨的氣象。感謝佛光人多年來的護持,未來讓我們一齊繼續為複興佛教、建設人間佛教、開創人間淨土而努力!

    耑此 順頌

    福慧無量

    星雲 合十

    一九八三年元旦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