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民”與教民

第三節 對帝國主義武裝入侵的矛盾心態(1)(2/2)

    當時的中國教民也屬於被侵略和被壓迫的民族成員,他們中有不少人還是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直接受害者,因此他們與侵略者之間又必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矛盾和衝突。洋兵、洋員和西方傳教士對於在使館避難的教民似乎比平日更強的種族歧視心理。據殖民主義者自己提供的材料,當戰事正緊時,一些俄國水手故意製造混亂,潛入中國女教民的住所,遭到女教民的強烈反抗,但事後也僅僅貼一告白“重申禁令”,就不了了之。另據中國教民記載,當時英國使館用逃難教民修工事,“事重,飯又不足,少不如意,即鞭撻從事”,教民被迫反抗:“吾等此時愛死不愛生,英署虐,雖死不願往。”聯軍進京後,還發生過教民亦遭受搶劫與淩辱的事件。據一英國人目睹,一群印度兵撞入教民婦房屋,搶去首飾,行為不軌。可以想象,這部分受過實際傷害的教民,在感情上是很難再與侵略者親和起來的。

    雖然從總體上說,義和團運動時期的教民由於大批地尋求教會和洋兵“保護”,而不可能具有明晰的反侵略意識。但也有一些教民在社會動蕩中為社稷和鄉土的命運擔憂。一位五十多歲身陷牢房的農村女教民在運動中吃了不少苦,當她聽說“大沽海口的炮台,也被洋人奪過去了,天津被洋兵也占了”時,並沒有因為可能獲救而高興,她首先作出的心理反應是:“這個禍害,惹的可不小。”把侵略作為“禍害”,屬於負麵評價,可見其內心還是向著“大清國”的。類似的心境還反映在庚子年後在一些教會學校中傳唱的歌謠裏:“庚子年,義和神團,仇視外國人,闖下禍端,各國串通著反中原,聯軍來,清帝西遷,大局定就後,禍事已完,真可歎,賠款四萬萬。”這首歌謠雖然充斥著“拳禍”偏見(這正是義和團運動後教會著重宣揚和灌輸的),但對京師淪陷,各國“反中原”和巨額賠款是有憂患之情的。隻是這種情感是薄弱的、模糊的,而且摻雜著消極、無奈和悲觀的情緒。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