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民”與教民

第三節 對帝國主義武裝入侵的矛盾心態(2)(1/2)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民群體這種暗淡的主基調中,也曾經出現過一些教民積極反抗侵略的個別事例。晚清在華教會主要是受法國保護的,而早在中法戰爭爆發時,一些廣西的教民不僅沒有幫助教會,反而參與支援馮子材的軍隊,打擊法國侵略軍。雖然傳教士橫加威脅,仍有部分教民堅持愛國行動。這個事例表明了某些教民的愛國意識的振作及其進一步發揚的可能性。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庚子年間,也有極少數有一定文化的教民萌生了某種將模糊的民族認同感推向明晰化的意識走向。尖銳的民族矛盾、野蠻的侵略行徑,促使他們為祖國的命運憂慮,也為自己的處境難堪。北京美以美會匯文書院教習、新教教徒鹿完天在日記中表達了這種心境。當他困守使館多日,終於聽到聯軍攻京城的炮聲時,先是“歡喜異常”,繼而卻“掩麵涕泣”,終於“放聲大哭”。他感傷於“金湯將墮、大廈將傾”的局麵,自審“我輩食毛踐土二十餘世,世受國恩,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鬼,今睹此變,煤山以前,何堪設想,回憶數月之荼毒,未有若是之甚也。”對國家安危的焦慮超越了對個人“荼毒”的關切。公理會兩位華人牧師孟曉墀、孟繼曾也曾表達過類似的心境。當他們目睹外國軍隊在中國街頭處斬朝廷官員,懸首拍照時,不禁為此“國恥孰甚”而羞愧難當,並進而引發了他們的民族意識:“想三五日或十數日拳匪定可霧散冰消;孰知竟釀成聯軍壓境,京津失陷,兩宮蒙塵之奇辱,貽羞千古。回顧往事,儼然一場大夢。”對拳民的偏見沒有完全淹沒對國恥的沉痛。雖然這些教民此時還不能認識教會在晚清社會的位置,隻能把屈辱壓在心底或以“放聲大哭”來渲泄內心的痛苦,但同四十年前南堂重開的盲目追隨教會的那批教徒相比,不能不說是表現了晚清教民的某種意識進步。這種進步從根本上講,也是“隻因四十餘年內,中國洋人到處行”(義和團揭帖)的嚴酷現實,在教民意識世界的曲折反映。這同前述教民抗擊侵略軍的事例一樣,代表了一種出路和希望。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有一些愛國教民不顧教會的種種限製投入到愛國運動中去。並在愛國大潮的推動下,將庚子年間某些正直信徒的民族屈辱感,角色自愧感,發展為教會自立要求,呼籲“消除洋教的醜號”。這不能不說是庚子年間尚不成熟的教民愛國情感在時代進步中的必然發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