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原來這麽說

第9章 交友之道 ——“無友不如己者”章句甄讀(1/5)

    交友之道

    ——“無友不如己者”章句甄讀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這段話《學而》篇中,現在通常譯如:“君子不莊重則不威嚴,所學就不穩固。以忠誠守信為主,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金良年《論語譯注》)此譯似乎很忠實於《論語》原文,但這段譯文中可商榷斟酌之處就很多,本文中我著重拈出“無友不如己者”一句來討論。

    照現在譯法,這句話於理明顯不通。這使我想起看到過的一則小幽默:

    媽媽:你不要跟××玩,他是個壞孩子。

    兒子:對,媽媽,但××可以跟我玩,我是個好孩子。

    按現在的譯文,孔子的邏輯認知水平似乎跟小幽默裏的“媽媽”一樣高,兩千年的時間長度,不足以成為替孔子的低智商辯護的理由。盡管北宋欽定的邢昺疏解說:“無友不如己者,言無得以忠信不如己者為友也”,其實一樣逃不出這個邏輯怪圈。你不以忠信不如己者為友,那麽,你的忠信不如彼者,依同理也不以你為友,理論上應有忠信彼此平等者,實際上非彼不如己,即己已不如彼。就像魯迅說的,人若以胖瘦分,那麽,具體到某人,非胖即瘦,非瘦即胖,理論上有不胖不瘦的人,實際上難說誰是不胖不瘦的。所以,結果是忠信者“無友”。

    對此質疑,蘇東坡作了一番解釋:“世之陋者樂以不己若者為友,則自足而日損,故以此戒之。如必勝己而後友,則勝己者亦不與吾友矣。”他認為,世上有些差勁的人,就喜歡和不及自己的人交朋友,這樣,他就可以自我陶醉,自滿自足,而結果是使自己受到了損害。針對這種情況,孔子提出了忠告。所以,不能反過來說,一定要和勝過自己的人交朋友。因為這樣理解,是要陷入“好孩子”邏輯怪圈的。

    蘇東坡的辯解,乍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細一想,還是經不起推敲。以“己”為標準來衡量,“友”隻能分為“不如己”和“勝己”兩類,不能和不及自己的人交朋友,就隻能和勝過自己的人去交朋友。按蘇東坡的說法,一定要與勝過自己的人去交朋友,會碰一鼻子灰;但隻要你想交朋友,“隻能”和勝過自己的人去交朋友,與“一定”要和勝過自己的人交朋友,還不是一回事?所以,要把聖人看上去不通的話說通,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蘇東坡這樣的大文豪,也難以自圓其說。

    元代的陳天祥在《四書辯疑》一書中,來對蘇東坡的說法進行修正。“《注》(指欽定的何晏注邢昺疏本)文本通,因東坡一說致有難明之義……學者往往以此為疑,故不得不辨。‘如’字不可作‘勝’字說。如,似也。《南北廣韻·中原韻略》‘如’又訓‘均’。不如己、如己、勝己凡三等。不如己者,下於己者也。如己者,與己相似,均齊者也。勝己者,上於己者也。如己者得同道合,自然相友。孟子曰:‘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此皆友其如己者也。如己者友之,勝己者己當師之,何可望其為友耶?如己與勝己者既有分別,學者於此可無疑矣。”

    陳天祥說得很自信,其實,他還是不能跳出這個“好孩子”邏輯怪圈。他首先說蘇東坡把“如”解為“勝”不對,其實,蘇東坡何嚐把“如”解為“勝”了?蘇東坡是把“如”解為“及”,“到”、“夠得上”的意思,“不如”就是“夠不上”。而“如己”者,夠得上自己的人,其實就是超過自己的人,所以,蘇東坡就直接說“勝己”了。而陳天祥以為把“如”解為“似”,就可以把人分為“不如己”、“如己”、“勝己”三等,這樣就解決這個邏輯難題了。實際上,僅是玩了個偷換概念的把戲,隻是他的邏輯思辨能力較差,這把戲連帶把自己也蒙了,偷換概念的把戲變成了自欺欺人的把戲。請看,“如己”和“不如己”,雖然“己”已經不是個清晰的標準,但到底還有個標準,“如己”和“勝己”又用什麽標準去劃分呢?這個標準不能給出,對“勝於己者”應當“師”之,而不能期望去交朋友,又從何談起呢?

    說到“師”,《論語·述而》篇中記載,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話很著名。聯係“無友不如己者”來看,孔子的邏輯思辨很清晰,包括“我”在內的三個人,不是“善者”,就是“不善者”,也即不是“勝己者”,就是“不如己”者,但兩者都可以為“師”。所以,在陳天祥看來“師”高於“友”,但在孔子時代,“友”的問題卻比“師”重要。一個人,在當時可以“不師”,不拜誰為師,卻不可以“不友”。因為“友”,在西周初年是族人概念,“善兄弟為友”,作為倫理標準的“友”,是處理族人關係的準則,“不友”,在《尚書·康誥》篇中,與“不孝”同是“元惡大憝”,是要處以死刑的重罪。所以,“師”是後天建立的關係,是一個人主動的選擇,他也可以不選擇;而“友”是與生俱來的,是非得接受的,你可以選擇與誰為友,卻不能選擇“不友”,不遵守“友”的倫理規則,破壞“友”的規則。雖然到孔子時代,“兄弟”的概念、“友”的概念已經擴大,“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同誌為友”,“友”的準則運用到處理誌同道合者的關係上,“友”也成為一種後天的可主動選擇的關係,但與“孝”相提並論的“友”,還是“人之本”,引申出的“友”的準則,依然是基本準則。“師”的概念,是孔子力倡,而要到孔子死後,由他的弟子堅持、維護、尊崇,才發展成為比“友”高貴的概念。但即便如此,亦師亦友,也是很自然的事。像陳天祥說的,“勝己者己當師之,何可望其為友耶?”,“師”之就不能“友”之,“友”之就不能“師”之,是後人(如子思)對“師”“友”關係的理解,決不會是孔子的觀念。至於引用孟子的話來支持自己說的“友其如己者的觀點”,也是偷換了概念。而且,從邏輯上說,即便同意“友如己者”的前提,也推不出“無友不如己者”的結論,因為“如己者”和“不如己者”也可以皆“友”之。既然不是“友不如己者”,就不能“友如己者”;那麽,反過來,也不能從“友如己者”,得出“無友不如己者”。“如己者”和“不如己者”,在“友”的意義上,其實不構成非此即彼的矛盾關係。蘇東坡的解釋,還是從“友不如己者”的負麵作用來立說的,而陳天祥的解釋,則是從當“友如己者”的角度來反證的,從邏輯思維能力來說,陳天祥遠不如蘇東坡。

    但陳天祥覺得他已經可以高唱凱歌還了。

    清代的黃式三看出了陳天祥的不足,在他的《論語後案》中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陸子靜曰:‘人之技能有優劣,德器有大小,不必齊也。至於趨向之大端,則不可以有二。同此則是,異此則非。’陸說是也。依舊注,承‘主忠信’反言之,不如己,謂不忠不信而違於道者也,義亦通。總注遊氏說以不如己為不及己,信如是計較優劣,既無問寡問不能之虛衷,複乏善與人同之大度,且既劣視人,人亦劣視己,安得優於己者而友之乎?朱子彌縫遊說甚費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