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六十六章 打個小基礎(2/5)

    “那在哪裏去拜師呢?劉大哥,你是學密教的,能不能給引薦一下?”

    “這樣吧,等學校的事情忙完,我們再做這個事情。這幾,如果你想打點基礎,可以看看相應的基礎教法,多一些常識,以後入門才好。畢竟,我們本來是漢族人,如果聽到一個藏語的上師,也學不懂,況且不懂規矩和常識,最開始學起來也難。”

    “那好”我興奮起來,劉大哥,我把你這裏當成學前班了,你先教我一些。

    “我不能叫教,我沒傳法資格,我隻能叫介紹,這個規矩,是很嚴格的。”

    我鄭重地點了點頭。

    “你所掌握的科學與社會知識,估計比我與你文大姐加起來都的時候,也喜歡直接抵達結果。所以,我即使不認為你有所知障,也需要顛覆你原來的認識。隻有破才有立。在密法中,破,是一種高深的學問。所以,我先立一個世界觀的假設,這個假設不一定正確,當然也不是了義的。但這個假設是有意義的,那就是以假破假。”

    我相當不明白了,以假破假,這是什麽意思。我隻知道以真破假,還沒聽過什麽叫以假破假。

    他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釋到。“自相矛盾這個成語,你聽過吧?那人聲稱,自己的矛是下最銳利的,沒有刺不穿的盾。又,自己的盾是最堅固的,可以抵擋下所有的矛。你知道,他這兩句話都算是假話。但是,以假破假就產生了,以他的矛刺他的盾,不需要實踐,就可以從邏輯上證明,他的,是假話,對不對?”

    我點點頭。這種比喻方法,我還是能夠接受的。但是,不是知道他是以哪個假來破哪個假。

    “接受過現代科學教育的人,有一個世界觀,就是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有固定的時間與空間屬性的。這個觀點,影響著你的世界觀吧?”

    當然,這幾乎成了人類社會的共識。況且,圍繞這個觀點建立起來的所有知識,幾乎占據了統治地位。

    “你之所以認為它是真的,因為它可以在理論上自洽。這隻是你以為是真的。假如我提出物質的另外的觀點,也能夠在理論上自洽,與你的認識不同,這就出現一個問題了。”

    對啊,這就出現一個事情的兩個不一樣的結論。它都是自洽的,這違反的邏輯。排他律在此起了作用,就像是伽利略否定大球不同時落地的證明一樣,問題與結論,都為假。

    “那你提的另一個觀點,是什麽呢?”我準備接受一次世界觀的頭腦風暴。

    “我提出另一個假設,物質並非我們認為的物質,而是一種能量,甚至,它們隻是我們的念頭。”

    這個結論非常驚人,雖然前一個結論物質是能量,我還勉強能夠接受,畢竟有質能轉換公式在。但要,物質是念頭,這就有點唯心主義的傾向,難以讓我認同。我且聽聽他是怎麽自圓其的。

    “現代物理學有一個最偉大的發現,那就是物質就是能量。這也是愛因斯坦對人類所作的最大貢獻,他向我們揭示,物質隻是能量的一種形式。這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由能量所形成,不管是石頭、木頭、桌椅,你、我,包括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都是由能量所形成。”

    這段話我可以接受,畢竟質量不會憑空消失,總是轉化為能量的。原子裂變與衰減,釋放出的巨大能量,我們叫原子彈。

    “我們肉眼所見到的並非真實存在,肉眼看不到的才是真實的存在。得更明白一點,我們看到房屋、牆壁、身體都不是真實的,它們隻是純粹的能量,由於電子的移動速度非常快,以致我們的肉眼看不出來,因而認為它們是一個實體。”

    一個原子中,最大的空間是電子的空間。電子與電子之間的空隙,遠遠大於實物存在的空間。所以,物質中最大的體積是空的,有的部分所占極少。這個,在理論上,也得過去。

    “物理學家研究了三百年,想找出物質的本質,當他們探索得愈深,就愈感到迷惑,他們簡直無法相信,在物質的裏麵竟然什麽都沒有,物質的本質並非物質,而是能量。你的身體看起來好像是由固體物質所構成,而這些固體物質可以分解成分子和原子,但根據量子物理學,每一個原子的內部有百分之99﹒9999是空的,以閃電般的速度穿梭在這些空間中的次原子,其實是一束束振動的能量。這些能量並不是隨便任意振動,振動其實就是攜帶訊息,整個訊息場會把訊息傳送到宇宙量子場創造物質世界我們所看到的實相。”

    此時的劉大哥,儼然成了一名大學物理老師了。一個沒學好物理學的廚師是當不好一名優秀的佛教徒的。

    “愛丁頓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我們總是認為物質是東西,但現在它不是東西了;現在,物質比起東西而言更像是念頭。念頭,沒錯,物質是來自念頭,是來自我們的思想。如果不是先有飛機的念頭,科技是無法創造出飛機的;如果不是先有寫這本書的念頭,這本書也不會呈現在你的眼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