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六十章 他們都快樂(1/5)

    這兩天還不能到那學校去,因為我答應了那些北理工的學生們,要在麗江招待他們。

    自己沒事在古城轉轉,突然發現,自己好孤獨。當一個人不被牽掛,或者沒有目標時,強烈的心理不安全感,油然而生。

    你看這些大街上的人,瞧瞧這此商家,他們按著自己的節奏來來去去,總是有事幹。說話和做事,都有目標,都有看著聽著他們的人。

    他們都快樂。

    這家做銀飾的,原來我跟妍子在這裏呆過半天,現在他們的孩子可以跑到街麵上玩耍了,女人用大聲叫著孩子,讓他回家。男人自己在整理工具,他身邊一個巨大的陶壺,泡著茶。這是一個溫暖的早晨,在開始工作前,他們三人各有事幹,又緊密聯係,互相在對方的視野裏,感受被關注。

    這對老年男女,明顯是遊客打扮,怎麽這麽早就出來了呢?估計年紀大了,醒得早,估計也是想看看古城的清晨,那些剛開門的店鋪,在煙火氣最初發生的時候,是個什麽聲響。

    有酒吧沒開門,但已經有人地擺音箱和電線,估計昨晚的零亂和鬧騰後,早上才有人來收拾。也有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作,已經幹完最後一單活,交掃把放到電動車上,還跑到一家早點鋪子買粑粑,也許,她的丈夫和孩子,還在等著勞動歸來的她,帶回早餐,而她那勤快的丈夫,也許早已熬好了一鍋菌子湯。

    在最中央的廣場,有人在下門板時,誇張地伸了個懶腰,嗬欠打得山響。還有人蹲在街邊水溝上刷牙,白色的泡沫落入流水,迅速消失,而他牙刷和玻璃杯洗涮碰撞的聲音,卻清脆得很。這兩個都是外地人,看得出來,他們的穿著和長相,明顯來自於北方。

    過一會,大量的遊客就要來了,他們又要占領整個街麵。他們也許會驚歎這裏的所謂風俗、傳說以及人的衣著,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裏卻是漢族人多,這裏的一切,隻不過是他們天天麵對的,甚至有人感到乏味的生活。

    我就是最乏味的那一個,長久的社會生活裏,我雖然會討厭人情關係交織中的麻煩和不自由,但一旦離開那些熟悉的人,我卻變得沒有自我。

    我已經跟劉大哥和文大姐打過招呼,早餐就不等我了,我自己到街上轉轉,隨便搞些就行。

    我隻是想把自己當成普通的當地人,想融入他們的生活。但是,僅僅在這第一個早晨,我就知道,這種方式注定要失敗。因為,沒有社會關係的個人,根本就談不上生活。

    南來北往的人群越來越多了,他們的歡樂與我無關,或許,這個世界,我隻是存在,隻是人家歡樂的背景。

    我甚至有點想念那些北京來的大學生了呢,畢竟,我與他們建立了一麵之緣分,會產生一種很淺的社會關係,這也聊勝於無啊。

    早上是萬家煙火,夜晚是萬家燈火,而我心中的火焰,卻越來越淡。

    那些遠去的親人們啊,你們是否在這個早晨,還記得那個曾經給你們帶過快樂和痛苦的,小莊?

    我坐在一棵大樹下的石凳上,聽下麵水溝的流水,看行人的鞋。各種食品散發出的味道東拉西扯,各種叫賣的聲音有一陣、無一陣。

    孤獨帶來兩種心理反應:巨大的不安全感和深度的無聊。這種狀況我要學會適應,因為我知道,自己的餘生,恐怕都要處於這種狀態。

    原來有一個外國人,一人在麗江生活了幾十年,寫了一本日記,發表後,在西方也有一些讀者,並且,這本書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恰恰是八九十年代,引起了中國人的興趣。於是,麗江作為小資的幻境,成為了旅遊勝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