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五十九章 雲南人笑傳(1/5)

    當然,喝雲南茶,唱雲南歌,究竟如何,這得看雲南人自己評價。劉大哥,因為一個問題,變成了這場聚會的主角。

    問題當然還是我提出來的。

    “劉大哥,雲南文化,要說什麽元謀人什麽的,那是考古學家的事。要說什麽大理國段譽之流的,那是武俠小說。按理說,文化這麽豐富,特產又多,它應該很能影響中原的。怎麽,內地人民,以前很少注意到呢?”

    劉大哥並未立即回答我的問題,而是對對麵兩位老師說到:“你們搞得神聖,但我們雲南人自己並沒這樣看。我們該唱歌跳舞勾姑娘,歡樂得很。我們就吃吃菌子,喝喝茶,這日子過得滋潤,不想那麽多了。”

    他轉向我,說到:“小莊問的問題,不如說是疑問,雲南這樣豐富的文化和曆史,為什麽在國內存在感不高,對不對?”我點點頭,他繼續說到:“內地有菌子吃嘛?沒有,我們去幹啥?”

    這種回答,明顯是調侃式的,而劉大哥顯得一本正經,好像黑白革命戰爭片,以描述沉重話題的基調,舉重若輕地談論生活細節,反襯出捧哏的幽默。

    此時,文大姐在背後閃過,她是來給我們送開水來的,似乎專門為了我們泡茶,她專門拿出了留存的山泉水。並且坐在了一邊,自飲自酌起來。

    劉大哥喝茶如醉酒,有文大姐在場,他的表演欲望顯然被點燃了,站起身來,手舞足蹈。

    “老表,我們真的很想跑到你們那裏去,像你們曆史上的大人物一樣,逐鹿中原呢!真呢!但是,這個路真的不好走呢!還有你們那個氣候,幹得很,我們不想適應呢!”

    “我們這裏的地形,名字就嚇人呢,叫什麽?十萬大山,出一趟門,真的很難呢。縣不說蔡鍔和雲南講武堂的威名,連你們四川出身的朱老總,都是那裏出來的呢。當年滇軍,部隊可是很能打的呢。但免不了穿草鞋、戴鬥笠,為什麽?我們雲南山多雨多,不這樣搞不行呢。出去了,本想讓你們瞧瞧厲害的,結果,遭人笑話呢,笑我們土,我們打了勝仗,也當不了皇帝呢,不時髦呢,勾引不了內地姑娘呢。”

    這話說得,我們哈哈大笑。

    “交通不便,瘴氣彌漫,植被茂密,好死找茶的老葛了。但無人區多,山多田少,盛產各種隻有山海經和中原人小說裏才有的毒蟲猛獸,外地人來不了,我也們出不去。生產力不高,我們無法完成雲南內部的統一。當年諸葛亮算是個狠角色,他也無法把雲南整合到中原的行政體製之中,隻能靠收服孟獲這個當地土豪,搞民族自治,對不對?”

    這倒是事實,武侯祠對聯中的那句,怕就是說孟獲這事的。“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

    我們三個是四川人,當然最熟悉這個例子。我想以孔明之才華,都無法進入雲南人的毛孔,我們還能指望誰呢?當然,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中原文化難以融入雲南而言。

    “要知道,孟獲隻是雲南少數民族領袖中的一個,其他部落眾多,更是一團亂麻。雲南內部無法統一,就沒實力敲開中原的大門。外部思想進不來,雲南的老祖宗就無法自己進化出星辰大海的誌向,整天吃著菌子開心,我們自己就沒有解放全人類的雄心壯誌,誰知道,山那邊,有沒有菌子吃?”

    菌子,是劉大哥的拿手菜,他居然可以將其扯到曆史的高度來論證,是誰說的?“治大國如烹小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