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五十八章 喝茶遇半仙(1/5)

    早上起來吃早餐時,人有七八個,大多數是要離開的,我埋頭吃飯,沒注意這些房客。劉大哥記住了我剛來時的約定,不接待新的客人了。

    吃過早飯後,劉大哥邀請我喝茶,說有好節目,要我參加。但他遲遲沒泡茶,好像是在等人。

    我們簡單聊了聊關於資助學校的前期工作,也聽了聽這學校的基本情況。

    “在雲南農村,能夠考上普通高中的人,是比較少的。大部分人,初中未畢業就出去打工了,有的聰明的孩子,本來讀書有前途的,但父母卻讓他早早輟學,出門掙錢了。”

    這不科學,我問到:“為什麽呢?”

    “讀書雖管長遠,但還能救急,從短時間看,性價比低,不是好的投資對象。”劉大哥言簡意賅。

    在他的解釋下,我明白了大致的原因。對於農村普通家庭來說,將一個青少年勞動力送到隻花錢不掙錢的學校,經濟上是劃不來的。

    雲南農村,人均收入低,僅靠山地農田,溫飽倒是沒問題,但就是出不來錢。要掙錢,隻能到城市打工,才能解決燃眉之急。比如哪家要有個病人,如果沒有幾個人打工掙錢,是無法醫治的。

    另一方麵,讀書是一個投資長見效慢的投資,急需用錢的農民是等不起的。況且,縣和鄉鎮高中的教學質量差,把好孩子沒帶好,即使孩子聰明努力,但老師不給力,所以也考不上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其實對轉變命運幫助也不是很明顯。

    我說到:“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出一些考上好大學的學生,起到示範效應,讓聰明勤奮的孩子有希望,也會帶動家長,支持孩子上學吧?”

    “理是這個理,你的方法也新式,但要起到很大的效果,還需要讓多數學生得到出路才行。比如職業教育,比如技術或者藝術教育,你要想,這地方的學生見識麵與智力開發強度,是遠遠比不上內地,也比不上昆明的。”

    拓展出路,劉大哥給我出了個新思路。

    此時,樓上下來兩位,劉大哥站起來,表示歡迎。並介紹到:“兩位老師,這是你們的小老鄉,小莊,也是文化人。”

    我都有點不好意思,被人叫做文化人,但看樣子那兩位是四川人,倒也可以以老鄉的名義,展開話題了。

    那個叫葛老師的人,頭發很長,有點藝術家氣質,穿著一身衝鋒衣,年紀倒有五十來歲,但胡子長頭發長是他的特征,麵容滄桑,雙眼有神。

    而另一位叫賈老師的人,卻穿著一身白族衣服,隻是沒帶所謂的頭巾,細皮嫩肉,身材修長,目光要麽遊移,要麽迷蒙,總之,不是仙風道骨的氣質,但有點妖怪神經。

    葛老師提著一個小布包,一邊往外拿東西,一邊對劉大哥說到:“來來來,看看我這趟的收獲。”

    他往外拿的是茶,確切地說,是普洱茶,隻不過茶型、茶色都不一樣,倒有四五個品種。他與劉大哥看來是老熟人,兩人互相用目光示意了一下,劉大哥就開始泡茶,他每泡一種茶的程序都略有不同,把這幾種茶分別泡在了不同的茶壺裏。

    當每一種茶倒進我們麵前的各個小杯的時候,隻見葛老師攤開右手,在我們麵前劃了一圈,劉大哥和賈老師都開始端起茶杯,分別觀察湯色,一一展示優雅。我也不能不模仿,以示自己也曾是懂茶玩家。

    此時,賈老師的鼻孔裏發出絲絲的強烈呼吸聲,他在表達聞香的境界,並且豎起右手食指向天上指去,雙眼微閉,如吸毒都巨嗨的境界,如祈禱者對話上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