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五十九章 雲南人笑傳(3/5)

    其實,他說到人類權力觀念的源頭了,除了食物爭奪,就是交配權的爭鬥,但這明顯是動物行為,不屬於大社會類的戰爭。

    “雲南人雖然各族都剽悍,但也隻是打架而已。今天打了架,出陣前喝了酒,回歸寨後不是也要喝酒麽?這是在給喝酒找理由。況且,今天有仇明天消,指不定哪天打架的兩個寨子成了親家,還要在一起唱歌吃菌喝酒。打仗就不同了,明天墳頭草高三尺,隻能吃元寶蠟燭了。好好的青幹雞樅見手青不吃要吃元寶蠟燭,老表,憨包噶?”

    這個關於性格與生活,對戰爭的影響,雖然搞笑,但也有一些道理。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路太難走了,大部隊行軍困難,大規模進攻沒場地鋪開,就是想做幾個城牆,都沒有施工作業麵。而地廣人稀便於隱藏,很少能夠出現部落間相互吞並的主力決戰。人不能殺完,人家部落打不贏,往林子裏一鑽,哪裏找去?指不定過個十幾年,小仔們長大,又殺回來,何必呢?況且,部落間實力懸殊不大,長期對峙的結果就是大家不如和平相處。你在地圖上看30公裏的地方,如果你去走,怕是走100公裏也沒到。爬山下水的,打蚊子、砍樹開路,架橋鋪草,麻煩。”

    此時,葛老師顯然也被感染了,他一反剛才的冷靜,加入到了劉哥的陣營。“我有體會,一路上有毒蛇、毒菌子、毒氣、毒蟲、毒草,還有野豬大象老熊什麽的,走路都是麻煩,莫說帶武器了。”

    劉大哥受到了鼓舞,繼續說到:“80年代,閉塞的哀牢山,還有刀耕火種的部落。我黨進去播灑人民政府的光輝,他們一臉門清地笑問,當今皇帝是誰。在這種自然條件之下,我們30000老司機從昆明去香格裏拉打仗,走到大理附近,就廢得隻剩下300斯巴達了。”

    後麵所謂老司機斯巴達的段子,與近期流行的歌曲有關,但主要是指戰士們被姑娘們和包穀酒,燒得走不動路了。

    於是,劉大哥開始了總結陳詞。

    “所以,第一個原因,雲南路太難走了,對於古代人來說自然條件太惡劣了,大家統一不起來,力量不足以逐鹿中原。就算曆史上有名的南詔國和大理國政權,對雲南大部分地方,都做不到中等程度的軍事占領和政令統一。大理發出的命令,還沒到西雙版納,就沒人理睬了。南詔皇帝說,走,打四川,煮四川氣鍋菌。曲靖人說,不去不去。普洱人說,管你管你。這個這個,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第二個原因,就算雲南高度統一,也不好出去。往北,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往南,緬甸和越南,占了沒意思,不就是熱帶雨林嗎?還沒我們雲南好呢。往西,高原啦,不好爬啦,山太高了,不長菌子啦,誰想去誰去,我不如在家吃菌子。而且藏族老表政教合一,團結得很,吐蕃政權厲害得連中原都打,就問你怕不怕?”

    “那就隻剩下往東了,廣西和貴州的生存條件比我們好不到哪裏去,我們老司機的山歌又唱不過人家劉三姐,占下來,對歌占不到便宜,搶不到老婆。而且廣西壯族老表人數多,還團結。在我們雲南數量也不少,我們雲南的兵還沒動,作戰計劃就已經被幾個內部壯族戰士,偷偷通風報信,向他的壯族同胞透露了,怎麽打?萬一打不過,菌子都被人家搶了。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難道打下來後天天就著老幹媽喝茅台?萬一愛上老幹媽,菌子怎麽自處?出不去啊!難道我帶著部隊走個二萬五千裏,去逐鹿中原,還不如唱唱老司機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