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用的問題(3/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我從來沒有這麽高大上過。看樣子,李茅強推我來,是有收獲的。

    這隻是一個小插曲,後麵的黃教授提出的問題才是個大問題。

    “我想問一下,許多人以曆史的眼光和西方的眼光看中國,毛病叢生,而中國目前發展的趨勢和現實都很好。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如此之大,在認識方法上,有什麽原因呢?”

    主講佳賓在前麵已經講過這個問題,所以主題叫做“不要你以為”,但他所的原因是客觀原因,是時代環境變化所造成的。作為學者,要從自身主觀找原因,要修正自己認識方法上的偏差,也是非常重要的。

    “前麵我已經說過,關於認識方法的誤區,線性思維模式不適用於交織的多維世界現實。另一方麵,我想講一講定式思維與動態世界的矛盾。”

    這是哲學的範疇了,認識論在社會經濟研究中,究竟有多大影響呢?這方麵的東西我也有過思考,但與現實結合不緊密,看看他怎麽說。

    “如果以靜態的方法來看世界,世界每天都在產生不合理的東西。如果以動態方法來看,很多所謂的不合理,其實都在被新的事物所代替和覆蓋,動,是最大的合理。運動的永恒性,在中國古代的哲學經典易經中,也有體現,大家應該有印象。”

    他一提易經,我馬上條件反射出一句話:“生生之謂易。”

    此時,我又成了全場的焦點,因為我把這句話念出來了。

    “對,剛才莊總說出了易經的基本特點,看樣子,莊總雖然年輕,卻是個高手,莊總,我想請教你,易經中最突出的特點有哪些呢?”

    他所謂的請教,完全是把我逼上梁山,在大家的掌聲中,我不得不站起來,說了自己的觀點。

    “各位大佬,我對易經的研究也是初步的,也算是在算命的技術與孔子的思想之間徘徊過,至今沒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是,也有一點認識和體會,講一點拋磚引玉的東西,希望大家不要笑話。”

    大家繼續鼓掌,想看看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人說些什麽。

    “我個人體會,易經特點主要體現在孔子所總結的:不易、簡易、生生之謂易上。不易是指宇宙與人生與社會,總有其不變的法則和規律,古人把它叫做道。道可道非常道,這個事我沒透徹,說不清。但對道本身無法評價,不意味著它沒有蹤跡,我們可以用它的作用來形容它。”

    “古人形容道的作用有一句話:道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也就是管總的,什麽事都離不了的。估計能夠找出答案的人,恐怕是神仙吧。”

    “第二個特點是簡易。道是簡單的,最簡單,簡單到無法形容,接近於零,所以才可以涵蓋所有外延。從邏輯上說,內涵越大,外延越小。反之,內涵越小,外延越大。所以,這第二個特點,是因為第一個特點所決定的。”

    “第三個特點是生生之謂易,也有人把它稱為變易。也就是剛才老師所說的運動和變化是永恒的。新的事物會自然掩蓋淹沒舊的事物。如同種子雖然一樣,去年的青草肯定會被今年的青草所代替。我們可以把種子比喻為不易,那麽,青草永遠是生生之謂易的。”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講的自然,也透露出哲學思想的光輝,這就是道。

    大家鼓掌聲音中,有讚歎,也有讚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