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用的問題(2/5)

    “但是,有個方向。口訣是進入技術革命的洪流。如果你沒有技術研發的能力,就做產品,如果你沒有產品生產的能力,就做服務。但下一步技術變現的方向在哪裏?那就得試了。”

    試錯型發展,是中國特色。王班長,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對這個提示,我深以為然。

    當年法拉弟發現電磁現象的時候,世界上的商人,甚至他自己,也沒想到會掀起如此大的工業革命。量子力學提出時,連愛因斯坦都無法說服。商人不是科學家,怎麽能夠判斷呢?

    “在坐的不是科學家,也很少能夠長時間大資本的投入,但是不是就一籌莫展了呢?也不是。”

    大家聽他這麽一說,馬上集中了注意力,開始聽取他的闡釋。

    “找容易成功的,找杠杆的支點,找人心所向的,找不平衡的地方。這就是我講的方法,口訣是:投機取巧。”

    這大家都會,大家都是善於投機取巧,才混到今天這個地步。他說到這裏,大家都笑了起來。

    “找容易成功的,也就是已經積累了大量成果,但沒有在市場變現的成果,在研究院去找、在大學去找,有可能找到的。”

    這是個竅門,牛頓說過,他隻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實,從實驗室到產品到市場,你隻要在其中一個環節起了作用,都可以變現。

    “找杠杆的支點,就是抱大腿,跟路線。比如國家多年支持的研究項目,需要融資時,你可以跟投一部分。在大洪流中分一杯,取用方便,不傷筋動骨。”

    這是當然,即使給一個大項目做一個小零件,當這個產業壯大時,你也會價值翻倍。

    “找人心所向的,這與市場偏好有關。人們發展科技最開始是解決生存問題,安全最重要。與安全相關的是糧食安全、軍事安全、生命安全。最好的技術在食品生產、軍事武器、疾病治療上,市場最大。當生存問題解決後,就解決生活問題,生活中最大的人心,就是偷懶。你看現在的發明,大多是照顧懶漢的情緒。”

    這個也得到與會眾人的議論,比如自動化,機械化,不僅擴充了能力,而且讓人輕鬆。在工業和信息化時代,勤勞不再是增加財富唯一的辦法了。

    當然,勤奮的學習,讓自己變得聰明起來,是必須的。不能埋頭拉車,還得抬頭看路。

    “當生活變懶後,飽暖思淫欲,大家要為快樂買單了。與快樂有關的產品,會出現巨大的爆發,這個市場中,如果你將技術變現,是會很賺錢的。”

    我前段時間,聽到一個說法,說旅遊是剛需,現在看來,這是對的。中國人的旅遊需求,到了堵路的程度。最美的風景是人,因為你在長假期間到風景區,看到的景色,是擁擠的人群。

    “找不平衡的地方。地域的不平衡,在中國科技水平一般的東西,也許在是非洲是好東西,隻要你適合他的市場。在坐的莊總,別人跟我介紹,他們因為改進了照相功能,讓黑人能夠清楚分辨膚色差異,他們的手機就在非洲大賣。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莊總?”

    大家齊刷刷地看著我,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在我看來這些高大上的家夥,居然正眼瞧我,還真有點不適應。我隻好點點頭說到:“大賣算不上,但利潤率還可以。”

    有人要交換名片了,我隻有溫州工廠的名片,隻好說對不起。別人隻要我的電話號碼,溫州工廠的名片也行。一時間,我也收到了很多的名片,好像我本來就應該屬於他們圈子裏的人一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