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用的問題(1/5)

    “這就是溢出、延展和跳躍效應。當沿海工廠勞動力價格上升時,他會到內地辦廠,尋找勞動辦價格和土地價格低的地方,比如新疆,很多內地工廠投資,這有政府的因素,也有利潤的考慮。包括城市周邊的農家樂,吸引了城市的新富階層,這叫溢出效應。”

    當他提到中心城市的發展時,我想起了虹吸效應,人員資本向中心城市湧入的代價,就是城市越來越大,農村越來越空。

    我所在的老家就不用說了,農村沒有人了。讀小學的鄉鎮上,也越來越蕭條,精英盡失。連我敬愛的張老師,也到成都去了。我舅舅一家,也基本在廣東定居。幸虧外婆老家還有表叔表嬸用他們的感情和餘生堅持,鎮上幸虧還有熟悉的李二嫂的燒臘,能夠觸動我的鄉愁。

    喜看稻菽千層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他繼續著他的講解。

    “延展效應呢?通過大信息、大交通、大物流,可以將村裏的商店開到網上,延展了市場。通過高壓輸電線路克服鐵路運煤的緊張,將電廠直接建到新疆煤廠邊,這是能源的延展”。

    上次到新疆,看到他們的煤可以直接用火柴點燃,當時大吃一驚,世界上怎麽還有這麽好的煤炭?原來我們在內地沒見過,隻不過是因為運輸問題,那原來的單條鐵路,是不可能讓如此優質巨大的資源拉到內地來的。

    “跳躍就不用說了,在青海西藏的高原上,太陽能的發展就是能源革命的跳躍,按最近趨勢,貴州好像要準備跳躍了,大家注意那裏的商機。”

    他環視全場,沒有結語,大家知道,自由發問的時間到了。

    此時,一個搞投資的人舉手發問:“你講的對我觸動很深,那麽還是老問題,如果按短、中、長三種周期,我最理想的投資方向是什麽?”

    這就相當實際了,在座的大多關心這個問題。商人最重要的關注點,就是賺錢。

    “短線,就是掙快錢。我們牢記的口訣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你如果資金量大,可以扶植一個科技公司,一定是要有產品的那種,不在乎多先進,隻要它夠獨特。操作它上市,在美國也行,在香港也行,在中國也行,隻要上市,就有波段操作的機會。”

    當然,這種投資公司包裝上市的方法,在座許多人都用過。但他突出的是科技公司,有真實產品的科技公司,這個回答是有價值的。

    “中線,就是投資強二線城市的房地產。我們牢記的口訣是:搭上中國城市化的快車。農村的人少了,到哪兒去了呢?城鎮。城鎮的精英走了,到哪兒去了呢?大城市。一線城市的競爭太過激烈,不是在座的可以隨意控製的。但強二線城市還是藍海,你們在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一說到房地產,所有人的興趣都來了。即使不是做房地產生意的人,在座的也都持有多處房產,作為抵抗通脹的手段。當然,那幾個搞金融的,加杠杆的,議論得特別起勁。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原來的政策方向是城鎮化,但以目前看來,實際上走向了大都市化。在討論中,大家從現代資源要素聚集效應,到東京、倫敦的具體曆史,都有一個共識。在一線城市強大的競爭壓力下,強二線城市,是今後房地產投資的機會。

    “長線,我不敢說。這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快,誰敢斷言五年後的事情?”他這樣說,反倒引起了我的好感。因為,那些斷言五到十年的人,那些說曆史終結論的人,都在被現實打臉。前算五百年後算五百年的大師,也隻五百年出現一個,冒充大師的人,要麽是自吹,要麽是沒有自知之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