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癢

第13章(2)(2/2)

    不過,我們的學店都是官商,做的都是沒有本錢的買賣。清華把公共馬路收進了校園,大概不會問問當地的老百姓同意與否,學校的地皮用來蓋寫字樓,是否符合這塊地皮原本的用途,大概老百姓也不會知道。得來這些寸土寸金的地皮,付費了沒有,所付是否所值,誰也不知道。那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交了高額學費在兩校讀書的學子們,當然更沒有權力過問這些地皮的用途,就跟他們不知道學校為什麽把最好的設備和教授、都用來辦各種名目的大款班一樣,盡管這樣做,肯定會擠占本該由這些學生享用的教學資源。

    在今天的社會,教授的地位似乎比從前高了一點兒,但真正受尊敬的隻是那些有錢的同僚,那些顯學的教授最吃香,一動口,一出手,就財源滾滾,其他人自然也不甘落後,能幹什麽就幹什麽,在北京的高校裏,教師有兼職的有多少?自己辦公司的有多少?數也數不清。最冷清的文史哲專業,除了拚命跟旅遊、跟宗教掛鉤之外,現在也開始辦大款班,大概是要教給大款們怎樣用國學撈錢。

    眼下,教授們的操守越來越遭到置疑,做文抄公的人日見其多,名頭日見其大,教授生活上不檢點的事情曝光的也不少。有些人很是憤憤,說是敗壞了教師的形象,有辱斯文,其實,如果大家把學校當學店,把教授視同商人,那麽就不會大驚小怪了。我們的商人,早就這麽做過了,而且做的比教授更加出色,否則,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怎麽會這麽嚴重。

    沒有文化的大學教授

    外麵來的政要到著名的大學作演講,在現代社會,是普通的事情。中國的幾所頂尖大學,也是總有這樣的熱鬧,不惟學校的學子莫名興奮,有的時候連社會上不相幹的人,也一並跟著豎起耳朵,瞪大眼睛。一般來說,這種事情本是相互貼金,賓主同樂的好事,客人不至於上門說壞話,主人也斷不會讓客人下不了台,最後皆大歡喜,上演大結局。可是,前一段來自台灣的幾位貴賓的造訪,卻惹出了一點兒不大不小的尷尬,麵對台灣客人的禮物,我們的校長和教授,不大不小地出了一點兒紕漏,不是不認識字,就是說錯了話。盡管事後有人拚命地彌縫,但在眾目睽睽之下,麵子其實是挽不回來了。北大的校長雖然沒有出錯,但在客人不帶講稿,妙語連珠的演講比照下,好像也沒占什麽便宜。

    當然,我們可以辯解說,我們的幾位校長教授,沒有一個是人文學科出身的,出點兒紕漏很正常。可是,來訪的幾位客人也沒有學人文出身的,為什麽人家就不出錯呢?其實,用不著掖著藏著,我們的大學教授隻有專業素養,缺乏文化素養,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