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五姐妹

第13章 另謀生路(1/2)

    現實雖然殘酷,但是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以前的大饑荒沒有把他們餓X,現在他們也不能被生活的挫折所打倒。隻要人還活著就有希望。這就是中國人頑強的生命力。

    於是,姑姑在家休養了半年後,她把三個女兒轉學到娘家這邊的小學,托付給孩子的外婆照顧。自己則跟著丈夫到外麵去工廠打工。要是她留在村子裏,她會被族人的唾沫淹死,永遠都無法抬頭做人了。

    她的公公婆婆從知道她被抓去流產後就天天看她不順眼,罵她晦氣,讓她們張家沒有後代,想攛掇兒子跟她離婚,找個年輕的,更別說手術時去看望她了。

    姑父是兩兄弟。姑父是他們的大兒子,小兒子還在讀書,因為姑父沒有讀書的天賦,早早退學回家種田,本來就被父母非常看不起。現在還繼了香火,不聽父母的勸說,父母跟他的關係就鬧得更僵了。

    姑父雖然沒讀過幾天書,但是他是一個頂天立地,有擔當的大男人。他知道自己沒有生到兒子這件事怪不到自己妻子的頭上。她才是這件事情的最大受害者——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上她都是受傷害最大的那個人。既然娶了她,就要從一而終。

    所以為了避開父母和村裏人的口水,他們夫婦倆選擇了外出另謀生路。

    那時候改革的春風吹遍了整個神州大地。廣東更是走在發展的前頭,深圳東莞開始迅猛發展。工業時代,各種大大小小的工廠像雨後春筍一樣在深圳和東莞兩個地方拔地而起,蓬勃發展。他們打聽到,隻要進了廠就不愁活不下去。

    因為之前有個熟人在東莞的某個電子廠工作,所以他們的第一站就選擇了東莞。而且由於有熟人介紹,他們順利地進了廠。那個時候要是沒有熟人介紹是很難進廠的。因為改革開放沒多久,工廠有限,但是人卻從全國各地蜂擁而來。“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這樣的流行語家喻戶曉。

    然而,被大家稱為到處都是錢的廣東,當時卻有很多人因為找不到工作而到處偷東西,甚至搶東西。

    這就造成了當時那裏的治安非常混亂。無論去到哪裏都要被查暫住證。

    如果沒有進廠的人就沒有暫住證,這樣的人是會被抓起來罰款的。沒有錢交罰款就把你扔到郊外的亂葬崗上。

    所以要問那時候他們最害怕的是什麽,就是“查暫住證”。很多人幾十年後想起來依然渾身哆嗦。

    姑姑姑父他們無疑是其中的幸運兒。雖然剛剛進去的工資非常低,但是姑父在流水線上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為能力出色被公司提拔為車間主管,姑姑也被調到了油水最多的部門——工廠食堂。

    他們在廠裏兢兢業業地做了一年。姑姑回家過年時整個人大變了樣。她臉上肉嘟嘟的,皮膚白曦,臉色紅潤,穿著當時最時髦的外套,看起來像個富婆。姑姑有一個小名叫“奀妹”,金娣她們都叫她“奀姑”。因為她的個子小小的,在這之前體重從來沒超過八十斤,和現在一對比,簡直像換了一個人。

    姑父本來就長得高大。以前他是高高瘦瘦的臉色黃黃的,現在臉上有了肉,再加上一身西裝革履的包裝後更是讓人看呆了。

    因為工作上的升職加薪,那一年回家過年,姑姑姑父他們衣錦還鄉。大包小包的東西差點把客車放行李的地方都塞滿了,司機還要他多買了一個人的票才給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