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五姐妹

第13章 另謀生路(2/2)

    因為當時交通不發達,需要轉幾趟車才能到家,最後的一段路很小,車子進不去,還要自己挑著行李走路才能到家。所以當村裏人看到他們挑著東西回家時,全村人都驚呆了。

    鄉親們熱情地一邊幫他們拿行李,一邊跟他們套近乎看看有沒有帶他們出去工作的機會。完全忘記了之前對他們的冷嘲熱諷。

    世人都一樣,先敬羅衣後敬人。

    姑姑姑父也不是小肚雞腸的人,沒跟他們計較,畢竟自己還要回家的,多一份善意以後路好走。他們都是俗人,當然會做俗事。

    姑姑姑父大方地給大家分享從外麵帶回來的零食。這些都是村裏的人見都沒見過的。零食的花花綠綠,有硬的有軟的還有辣的,大家都看花了眼。這一天,無論大人小孩都非常開心。

    楊氏的幾個孩子也在過年的時候沾了奶奶的光,分到了不少零食玩具生活用品一大堆……走親戚的時候,孩子們還在姑姑姑父那裏領到了當時最大的紅包——5塊錢。

    要知道那時候的普通人紅包還是普遍1角2角錢的,5角的都不多,更別說5元了!

    5元錢對當時的孩子來說已經是巨款了。畢竟豬肉才賣4塊錢一斤呢!5塊錢可以買好多零食和文具。他們以前到山上割幾十斤芒花背到鎮上賣都沒有5塊錢。

    奶奶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她平時幫他們照顧三個女兒。姑姑姑父是知道感恩的人,給她拿了500塊錢過年,還給她帶回來新衣服新鞋子。她已經很久沒有像現在這樣開心過了。她雖然小時候在娘家沒少享用過好東西,但是那時候的東西和現在的東西是不一樣的。現在多了很多新鮮玩意兒,她見都沒見過。

    姑姑姑父有了錢後非常闊氣,不但給足了孩子外婆麵子,過年前還買了半頭豬送給他們一家過年。要知道他們自己家養的豬都不舍得留下半扇自己吃,能多賣點錢是一點。畢竟家裏有這麽多個小孩讀書需要用錢。

    楊氏一家也在年夜飯和年初一這兩天因為一家團圓聚餐而吃到了豬肉。這一次個個都敞開了肚皮吃。因為平時一天三頓都是白粥青菜,他們都不知道有多久沒有吃過豬肉了。

    雖然殺年豬的那天也有得吃,但是大部分都是賣了換錢的。一頭豬也就在殺豬那一天能夠吃個夠。其它時間壓根想都不敢想。

    楊氏的公公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老人。他看到幾個孫女餓鬼投胎的樣子,伸出筷子朝她們的頭哐哐就是一頓暴擊。

    五姐妹隻能忍住眼淚不敢哭出聲,因為那裏的風俗是過年不能哭,要是在過年的時候哭了是很不吉利的。她們會被打得更慘。

    楊氏和丈夫也是敢怒而不敢言。自己的女兒被人打都是因為自己沒本事買肉給她們吃。但凡平時有一點葷腥味,肚子裏有油水了,孩子們也不至於吃得這麽狼吞虎咽的。

    分家後的第一個年夜飯最後就在沉默又凝重的氣氛中度過了。

    楊氏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強大起來,讓孩子們以後有尊嚴地活著,而不是隻能忍氣吞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