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五姐妹

第4章 娘家人救急

楊氏和丈夫一人挑著一擔米從山上走了兩三個小時,歇了一次又一次才到達山腳。幸好在娘家吃飽了飯,要不然挑著糧食下山都腿軟,有米也拿不回去。 他們知道家裏還有五個“化骨龍”等著米下鍋呢,也不敢逞強自己挑回去。他們到大隊那裏攔了一台順路的拖拉機,出錢連人帶貨送到自己所在的村子路口(到那裏之後的路都是沿著別村的田基走的,還有大大小小五六條小河小溪,進去車子根本走不了,平時他們騎自行車也是騎到這個村口 寄放在別人家門口然後步行進去的)。 在拖拉機的幫助下,他們終於趕在在太陽下山之前回到了山腳下,那裏是村裏的一個魚塘。累了一天,家就在眼前了。他們放下扁擔在那裏休息。 他們的家就在半山腰上,大概200米處。山路陡峭,彎彎曲曲,他們已經沒有力氣把糧食挑上去了。現在的他們早已精疲力盡,吃的東西早就消化幹淨了,真是又累又餓。 家裏的狗子——大黃在房子前麵的地坪處看到了自家的主人,歡快地擺著尾巴叫著,好像在說“汪汪~主人你們回來啦!汪汪汪……”恨不得主人馬上來到它身邊。 正在家裏玩耍的三妹金鳳看到大黃這個樣子,就知道它看到了熟人。她趕忙跑到地坪向下麵的魚塘張望。果然是爸爸媽媽回來了!她開心地用手放在嘴邊,朝著下麵大聲喊;“爸爸,媽媽!” 楊氏夫婦聽到女兒的聲音,向上看著她喊道:“金鳳,端碗粥水下來。我們渴了。” 金鳳聽完立馬跑回家,她用一個大盆裝了滿滿一大盆粥水端下山去(家裏實在是沒米下鍋了,要不然就端粥下去了)。平時大家隻能煮上一鍋番薯芋頭吃一天,渴了都是喝粥水——一大鍋水裏看不到著幾粒米。 楊氏夫婦喝了一肚子粥水,再休息一下,終於有力氣繼續挑著糧食上去了。 當然,這兩擔米隻能緩解眼前的燃眉之急。要想熬到下一個收割季,自己還得另外想辦法。 趁著現在不是很忙,楊氏夫婦把目光投向了大山裏。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裏麵有很多東西是城裏人沒有的——那就是山珍野味。 於是,楊氏夫婦每天天不亮就帶著一天量的粥水和二女兒金梅趕著家裏的牛進山了。 他們隻要看到能賣錢的東西都收進麻包袋裏。碰到筍子拔筍子,碰到蘑菇采蘑菇,碰見藥材采藥材……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到家。 等到了圩日(3,6,9),他們就挑著幾天的收獲到鎮上賣給收購的人,然後再買米回來。 後來因為其他人的加入,這些東西越來越少,他們幾天都很難賣到一袋米的錢了。 他們又把目光轉向了別人看不上的土茯苓——那時候的土茯苓山上非常多,收購價很便宜,才五分錢一斤。 東西又難挖又重,挑幾百上千斤土茯苓走二三十公裏路到鎮上賣才幾十塊錢,太不值錢了!所以就算有人知道這些東西有人收購也懶得去挖,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挑痛了肩膀”。 但是楊氏他們沒得選擇,做還能買幾斤米,不做就全家等著餓死。 所以他們又從早到晚都從這個山挖到那個山。他們連續挖了大概一個多月,把遠遠近近的山都翻了個遍,終於把這個難過的半年熬過去了。農民真是太不容易了!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