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五姐妹

第5章 爺爺奶奶的故事(1/2)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為什麽不叫父母接濟一下?”

    在他們父母那個年代,餓X人是經常見的事情。楊氏的父母生了九個小孩,但是最終活下來的隻有五個。其他的都是被活活餓沒的。

    金娣最大,她曾經聽村裏的老人說過,她們家前麵的橘子樹下就mai著那些餓沒了的孩子。所以就算那棵樹結了果子也沒有成人敢去摘下來吃,隻有無知的兒童才會去摘。

    他們知道糧食意味著什麽。有糧食才有未來,糧食對於他們來說不單單是填飽肚子的東西,而是命!現在兒女已經各自成家了,他們的年紀大了,不可能再去接濟他們。對於他們來說“人都是自私的,能活下來才最重要。”

    楊氏還聽村裏的人說過她丈夫小時候餓得受不了的時候,為了撿一粒米飯鑽進父母的飯桌底下,被他父親看到了,結果被他父親踢得臉青鼻腫的。

    也是在那個時候,楊氏的丈夫就落下了胃病。哪怕後來日子好過了,他也是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

    無論怎麽補也補不回來,一補就拉肚子。用醫生的話說就是“虛不受補,腸胃功能太差了”。

    那時候能活下來的人靠的是吃雜糧野菜。很多人吃太多紅薯,結果太難消化,整個人都腫起來了,慢慢就沒了。

    楊氏的丈夫對於那段時光有深深的陰影。因為他那幾個兄長姐妹就是在那個時候餓沒的。他自己也幾乎是皮包骨頭的狀態。

    他父親經常不在家,聽母親說他出去跟別人搞什麽副業去了。但是他父親一年到頭在外麵搞副業,賺了錢從來沒有給過錢回家。家裏一堆孩子隻靠他們母親養活。

    聽村裏的老人講,華生的母親並不是原配,而是父親的續弦。他父親以前有一個老婆,生了一兒兩女,就是因為饑荒沒的,隻剩下一個女兒跟他。

    他母親在嫁給他父親之前也有過一段婚姻,生有一個兒子。而且她娘家家裏還非常殷實,家裏良田眾多,房屋很大。家裏還請了一個人幫忙放牛,耕種的時候也要請人幹活,在當地屬於小地主。她出嫁的時候坐的是八抬大轎,請了很多人幫忙吹吹打打一路從娘家走路到夫家,嫁妝自然也不少。

    但是時運不濟,在她嫁給另一個地主家的兒子後沒幾年就遇到了“打地主”。她帶過來的嫁妝和夫家的所有財產都被沒收充公了。所有的家人都被抓起來關押了。唯一留下的隻有她平時經常戴在頭上的銀簪子和一個銀做的頭ku。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