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識

第八章 儀禮(2/2)

    佛陀的教法具有人間性,與生活息息相關,表示生活中處處有佛法。要使佛法能普遍為社會所接受,提倡佛教生活儀禮乃刻不容緩之事。

    佛教儀禮的範圍涵蓋了生老病死、婚喪喜慶,目的是讓佛教徒在生活中都能有所依循,都能心存感恩,都能歡喜安詳。例如:佛教家庭在嬰兒彌月時,要到寺院中為其子女取名;成年時,行成年禮,代表已能擔當家計,負擔社會責任;結婚有佛化婚禮,接受法師的祈福祝禱。此外,舉凡佛像安座、新居落成、工廠開工、房屋遷移、破土奠基等等,都可遵循佛教儀禮,請法師證明、灑淨及說法,使佛法能落實生活之中,達到佛教人間化的目的。

    五、婚喪喜慶儀禮有標準的規定嗎

    人從出生、彌月、成年、結婚,一直到往生,不分國家、種族、區域,都有既定的儀式,這些儀式又都與宗教息息相關。例如:西有社會信奉天主或耶穌者,上從國王,下至百姓,不論生老病死,全在教堂完成一生的祝福。佛教徒亦然,舉凡毓麟之禮[1]、皈依之禮、成年之禮、佛化婚禮、壽誕之禮,乃至臨終關懷、喪葬禮儀,佛教徒都可以在寺院中完成。

    舉行這些儀禮最主要的原則是簡單隆重,能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下,接受法師的祈願、諸佛菩薩的加被祝福,使人生更加圓滿殊勝。

    六、臨終助念要多久,八小時之內不可移動亡者嗎

    亡者臨命終時,幫助他放下萬緣,提起正念,隨大眾念佛,以正信安住正念是最重要的,因此家屬要輪流助念,或請法師或助念團前來幫忙,最好是8小時之內不間斷地念佛。

    亡者雖已斷氣,但神識尚未離開,如果此時移動他的身體,恐其劇痛生瞋而墮惡趣,故有8小時之內不可移動亡者之說。然而8小時之說並非絕對,須依時空人事權宜處理,例如:遇到意外死亡,身體受傷嚴重;或在醫院中往生,諸多不便;或生前即發慈悲心,捐贈器官,遺愛人間者,則不必拘泥於8小時不可移動的禁忌,而流於執著。

    七、各種儀禮必須要歌讚唱頌嗎

    世界上凡有重要的集會,無不在會前有一歌唱、讚頌的儀式,有的是唱國歌,有的是唱會歌、團歌,藉以昭顯集會的正式隆重。佛教在舉行法會或召開會議之前,也必須要有此一儀式。一般而言,傳統習慣以唱“香讚”為主;現代佛教活動日益多元,除了香讚以外,“三寶頌”最為普遍流行,三寶頌歌詞如下: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

    南無僧伽耶,南無佛法僧。

    您是我們的救主,您是我們的真理,

    您是我們的導師,您是我們的光明。

    我皈依您,我信仰您,我尊敬您,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

    除此,會中念誦“祈願文”,為參加集會者祝禱祈願,尤其具有特殊的意義。

    八、佛教教旗的顏色代表什麽意義

    佛教教旗是一麵五色旗,縱橫均為藍、黃、紅、白、橙。五種顏色象征五乘佛法,橫向表示全世界都能和睦相處,縱向代表世界和平,綿亙永遠,亦即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真義。

    【注解】

    [1]毓有養育、教育的意思,麟是麒麟兒的簡稱。當孩子自母體孕育誕生後,他的養育、教育,對父母來說,都是一種新的經驗、新的學習,因此必須要有好的方法,幫助父母培養菩提幼苗的成長。在佛教的人生禮儀中,有所謂“毓麟之禮”,提供給為人父母來教養子女,其內容包括孕育生命之初的胎教,及至出生後的命名、彌月、寄名、入學、祭祖、拜年等禮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