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遠去的炮聲

第三十五章 戰地生活(2/2)

    晚上,肖寶魁買了一瓶茅台酒邀請李軒宇一起喝。李軒宇見他今天異常興奮,好像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知道他肯定有啥喜事。果不其然,肖寶魁偷偷告訴他,尹紅娟來信了,說等著他凱旋回國後,就去辦理結婚手續。看來花木蘭和趙俊生的雅號還真的促成了一樁姻緣。

    為了讓戰士們在戰鬥之餘鬆弛一下緊張的神經,也緩解異國作戰的各種不適,國內有時會派出文工團赴戰場演出。師部宣傳隊也利用戰鬥間隙組織安排給大家放場電影調劑一下。越南老百姓聞訊,十裏八鄉扶老攜幼趕來觀看。每次放映前,宣傳隊會在周圍掛起宣傳欄,將《人民畫報》《解放軍畫報》拆解成畫頁展覽,宣揚國內文化大革命的大好形勢,但是偽裝在人群裏的越南政府人員總神神秘秘地驅散欲上前圍觀的當地居民,不允許他們過多了解中國的政治現狀。

    這才是中越關係當時的真實寫照,完全不像報紙上宣傳的那樣,中越關係是一衣帶水“同誌加兄弟”般親密無間。雖然同為社會主義陣營,但越南內部以黎筍為首的一幹人從立場上更為親近蘇聯,這種分歧雖未公開化,但也直接影響到基層政府的態度,情感上也和我們比較戒備疏離。

    有一次,李軒宇和同事與越方事務往來,對方明顯不懷好意地挑釁,指著門外的嘎斯69吉普車,用撇腳的中國話問:“你們總說蘇聯不好,那怎麽還用蘇聯生產的車輛?”

    李軒宇毫不示弱,回答說:“那是蘇聯欠債,用來償還我們國家的。”

    對方愣了好半天,突然蹦出了一句:“到底誰欠誰的債啊?”

    打掉的飛機殘骸,越方也一直不遺餘力地爭取,然後獻媚般地交給蘇聯的軍事部門以供研究。而越南的情報部門,也時常有意裝作無意地借助工作往來,刺探我援越部隊的軍事情報、火力配屬等。如果被他們發現了什麽新式武器,可能就會出現在下一批要求援助的物資名單裏。

    越南有一條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鐵路,路基鋪設三條鐵軌。這是因為最早在法國殖民統治階段修建的鐵路寬距為1米,而我國的軌距標準是1.4米。為了更好地援助越南,我鐵道兵加寬了路基,換上新枕木,又鋪上一條軌道。這樣,我們的火車可以暢行無阻地把援助物資從憑祥直接送到越南的河內、海防。而越南、中國兩個國家不同的火車在同一條鐵路上運輸,也成了一道獨特的鐵路奇觀。

    部隊的居住因地製宜。最初是搭建帳篷。越南氣候悶熱,帳篷內不通風更為潮熱,而且容易被子母彈的燃燒片引燃,起火持續時間長,除了用土埋外根本無法撲滅,且帳篷燃燒冒起的濃煙又恰好為後續進攻的敵機指示了目標。後來逐漸改為半地下的窩鋪,四周和頂棚用竹篾編製成網,填充上葦子葉,叫做葵棚,通風暢快。它唯一的缺點是逢到雨季,排水是個問題。

    此外,叢林裏蚊蟲滋生,螞蟥、毒蛇隨處可見,平時居住都得小心防範。有的陣地上因為天氣濕熱,戰士們住得久了,皮膚病、爛襠時有發作。出國打仗到底不是旅遊度假,吃苦是肯定的。後勤部門所能做的,隻是盡可能在戰場上為大家營造更好的衣食住行環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