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山寨英雄

第一七一章 坎坷的工業化道路(1/4)

    李長庚在驪山上的講話,在次受到了世人的關注,因為在他的講話裏提到了兩個關鍵問題,一個是大鍋飯,一個是一夫一妻製。

    實際上許多國人都在盼著吃大鍋飯,畢竟這個時代還是窮人多,能有免費的飯吃,實在是件大好事,其實這是一個錯誤。下那有免費的午餐,東北實行大鍋飯製度是因為東北三省地大人少,省下來的土地用於種植大豆這種經濟作物用於出口換取工業設備。大鍋飯實際上也算是工資的一部分,隻是通過這種形式,盡最大努力地節省下糧食,用於工業建設。全國要把大鍋飯做到東北那個標準是肯定不行的,李長庚的想法是先實行企業大鍋飯,基礎設施建設大鍋飯,然後才是農業大鍋飯。在後世大鍋飯是搞平均主義,被各種批判,數落各種弊端,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大鍋飯帶給國家的好處。

    大鍋飯實際上卻實是搞平均主義,但我們為啥要搞這種平均主義呢,真的是為社會主義建設嗎?不——答案是不一定,李長庚在黨校的一位老師對他過,沒有大鍋飯就沒有中國的工業基礎。建國之初國家財政幾呼從零開始,我們發展工業靠的是蘇聯的貸款扶持,貸款不是援助是要還的,我們國家每年都要償還蘇聯大筆外債,拿得出手還債的隻有農副產品,為了全力發展國家工業,國家想盡辦法省下每粒糧食還債。知道蘇聯人怎麽收債嗎?就拿蘋果來,蘇聯人在黑河口岸用篩子過,大了不行,了不要,合格的才留下,不合格的全都扔到黑龍江裏算我們的。國家為了要蘇聯人的工業設備,咬碎了鋼牙地挺著蘇聯人的刁難。建國後的前三十年時間,國家就是靠著人民吃大鍋飯省出來的糧食,換出了兩彈一星,換出了核潛艇,換出了國家工業化體係。後三十年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若是沒有這前三十年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打下的基礎,拿什麽山寨全世界,吹什麽世界工廠!

    工業化對中國來,不僅意味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意味著對外國經濟的依賴中解脫出來,經濟上取得**自主。世界大國實現工業化的道路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民間發動的工業化,以美國為典型的市場經濟為主,漸進式的從輕紡工業到重工業、機器製造業。特點是經曆的時間較長,協調比較好、效益比較好。

    第二種是政府發動的工業化,以前蘇聯為典型的,以計劃經濟為主,有領導有計劃地以高速發展重工業為中心,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其特點是速度快,對鞏固國防有利,但投入多,易忽視農業、輕工業,使經濟發展不夠協調,影響了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

    第三種是民間和政府共同發動的工業化,以德國和日本為代表,其特點是民間和政府各取所長,優勢互補,經濟調整比較靈活,容易在高新技術和高利潤產業取得突破。但在低利潤和低技術行業以及基礎學科理論上存在後勁不足的缺點。德國和日本二戰戰敗也是原由於工業上的高低發展不平衡,德、日兩國能造一切高科技術武器,但在產量上卻被美國和蘇聯兩頭工業巨獸活活地耗死!

    這三種發展模式各有各的優缺點,德、日雖然工業先進,但畢竟都是國,船好調頭,即有速度又有靈活性,產業附加值也高,這種模勢中國隻能有限度地借鑒,卻不能全般照學。第一種美國式的發展,是有一個前題那就是美國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國家,國際資本可以暢通無礙地進入美國投資發展工業。最重要的是美國打贏了一戰和二戰,兩次改變世界的戰爭,使得美國在二戰後出現了一個工業化的奇跡,美國在工業、科技、經濟等全方位地領先於全世界。中國不具備美國式的工業發展條件,這條路也是走不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