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山寨英雄

第一五四章 飛行夢(2/4)

    高景文在上將汽油開得一滴不剩,靠飛機的氣動性能滑翔降落在跑道上,由於操作不到位把飛機的尾梁給震斷了。高景文一下飛機就被製造廠的保衛人員抓了起來,從他的衣兜裏掏出一封絕命書,內容大概是這樣的,他實在太熱愛飛機了,如果今他不飛一下的話,活著對他來就是煎熬。

    哈爾濱飛機製造廠是李長庚的眼珠子,盯著呢,很快他就知道高景文的事情,找來高景文的情報一看,他還有一個剛滿十歲的兒子名叫高誌航,真是虎子無犬父。從高景文的情況上來看,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靠著半年多的偷學,居然隻憑著每對飛機的觀察和一些道聽途來的東西,能把飛機開上自己還能活著下來。

    李長庚把那位試飛員找來詢問高景文飛得怎麽樣。那個試飛員狠狠地點點頭伸出大姆指。“這個人生就帶著翅膀的。我和他聊過,他隻飛了一次就發現飛機在加速飛行時,飛機的左翼襟偏重這個設計問題,我是飛了兩個月才發現這個問題的,我保證這個設計問題除了我沒有人知道,因為我的驗機報告還沒有交上去!”

    李長庚時候聽外公一位空軍故舊過,飛行員特別是雙翼機飛行員是靠賦和膽量學習飛行的,到了單翼機時代飛機越來越先進,賦雖然主要但隨著儀表的複雜和操作技術的完善靠賦的飛行員就少了,到了噴氣機時代,靠賦吃飯的飛行員就更是鳳毛麟角了,飛行員的黃金年代,實際上是一戰和二戰,尤其是一戰飛行員,完全是在沒有任何約束的情況下飛行交戰,那是飛行員最夢想的時代。

    於是在李長庚的關照下。高景文從一名飛機製造廠的鑄造工華麗地轉身成為了飛機製造廠的試飛員,當時東北空軍還沒成形,飛行員都派到歐洲戰場上磨練戰技,高景文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東北空軍的元老級試飛員。

    隨著歐洲戰場上回來的飛行員越來越多,這些人對試飛飛機更有心得體會,高景文也離開了飛機製造廠,派到歐洲參加實戰,雖然沒有擊落一架飛機的戰績。但贏得了法、德兩國空軍對他的讚賞,高景文憑著飛行賦,在空中沒有人能打到他。他也極少還擊德國人,而他本人也被德國人稱為空之狐。

    對於這個外號高景文並不怎麽買賬,狐狸這個外號在東北可不是什麽褒義詞。做為一名東北人,多少受些滿族影響,空中的王者是海東青才對,為了表明他不喜歡空之狐這個外號。他還讓人在他的飛機上畫了一隻矛隼的圖騰。但執著的德國人依然稱他為空之狐,反正語言不通叫就叫吧。

    高景文雖然沒文化,但他即有冒險精神又有中國農民式的狡猾,他的角度轉彎和向右上大角度加速轉彎堪稱一絕。他之所以很少開槍是他始終認為這場戰爭跟他沒關係,德國人和他也沒有仇恨。他來到這隻是為了開飛機,磨練技術。一戰結束後,他回到東北。加入到陸軍航空隊組建的鷹隼表演大隊,擔任一號長機。

    這個表演大隊主要目地就是將剛定型生產的福克d.vii型飛機,進行特技飛行,從中摸索新的戰術動作。高景文從來不是什麽循規蹈矩的人物。他居然利用職務之便,有一次把他十三歲的兒子高誌航弄到飛機上放單飛。

    這件事情被機場的郭仕強發現後一個刁狀告到李長庚那裏,李長庚聽完也嚇了一跳;底下那有這麽唬的爹啊!出於好奇心。李長庚親自跑到機場找高景文聊,一翻交談之後,李長庚對高景文佩服不已,這個老農飛行員振振有詞地跟他什麽子承父業經地義,他兒子若是不能飛上藍成為總司令麾下的雄鷹,那就是不配當他的兒子,也不配姓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