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秦始皇陵

第16章 坑儒(2/3)

    整個西漢一代,文獻裏邊都見不到“焚書坑儒”這個短語。

    《史記·儒林列傳》概述焚書和坑殺術士這兩件事,說的是“焚詩書,坑術士”。

    故事版本:

    時間進入東漢,真正意義上的坑儒故事方才現身。

    在弘揚儒學的大背景下,儒家學者衛宏接受皇帝指派,負責校訂《古文尚書》。

    在為這部書撰寫的序言裏,說當年秦朝焚書之後,擔心法令難以在天下推行,於是定下一條奸計,在一個冬天秘密派人在驪山山穀當中溫暖的地方種瓜。

    相當於在一個天然溫室裏種植反季節蔬菜,等瓜長好了,讓儒生們給個解釋。

    儒生們各有各的說法,莫衷一是。怎麽辦呢,那就暫時擱置爭議,一道去實地觀察一下好了。

    等所有人齊集山穀,親眼看到反季節蔬菜這種奇觀的時候,忽然間機關發動,泥沙俱下,700多名儒生全被活埋了。

    這個明顯出於編造的故事,很可能並不是衛宏的原創,而是當時已經廣泛流傳,並且得到了官方認定的故事。

    西漢儒家:

    以上內容,就是李開元先生對“坑儒”事件去偽存真的考據梗概,說服力很強。

    但其中有一處細節恐怕還有一點可商榷的餘地,那就是公子扶蘇勸諫秦始皇的那段話,在上下文裏未必就不合理。

    今天我們提到儒家、儒學,馬上想到的就是孔孟之道。提到戰國大儒,馬上想到的就是孟子、荀子。

    但是,戰國儒家分門別派,各有主張,各有側重,孟子和荀子隻是因為著作不但精彩,而且很好地流傳了下來,這才遮掩了其他流派的光芒。

    而當我們跨過秦朝和應用黃老之道的西漢初年,關注一下“獨尊儒術”之後的儒家,就會發現儒學當中已經大量摻雜著方術成分了。

    即便在官方學術權威董仲舒的著作裏,又是災異解讀,又是求雨技法,不一而足。

    假如撕掉“儒家”這個標簽,把董仲舒的著作歸入方術分類,或者把董仲舒本人歸入方士陣營,也完全說得過去。

    再看西漢時代各領風騷的儒學名人,有拿《禹貢》為藍本去治水的,有從離奇角度闡發《洪範》奧義搞預測的,方士腔調很重。

    至於什麽“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這種價值觀層麵的東西,反而淪為末流。

    也就是說,當時儒學並不是“學”,而隻是“術”,是被拿來解決具體問題的,所以到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候,被獨尊的是“儒術”而不是“儒學”。

    “學”強調的是內在價值,“術”強調的是工具價值。

    西漢時代的儒家名人怎麽幾乎清一色都是這種神神叨叨的嘴臉呢?因為老師就是這麽教的。

    漢朝儒家特別重視師承關係,一位儒生行走天下,最要緊的就是能說出自己的老師是哪位名師,老師的老師又是哪位名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