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笑傳

第1章 努爾哈赤開疆土 一統滿洲展宏圖(3/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還下令說,大戶人家隻能留9件衣服,中戶人家留5件,小戶人家留3件,剩下的全部沒收。同時他還讓遼陽城的居民搬到遼陽北城去住,南城就給後金官兵住。那些在遼陽城裏逗留的屯民,他可是讓他們回各自的村屯去種地,沒有村屯的人呢,就自己去開荒,再讓後金兵帶著去,監督大家在三日內離開遼陽城,不走的可就要被砍了。

    後來他還下了一道命令,把遼陽附近的地都圈起來,把漢族農民全都趕走。對於那些貧民漢人,他允許滿族貴族去逼迫他們當奴隸,甚至還可以買賣。要是有人敢收容逃亡的奴隸,那可就要被嚴厲處罰,搞不好還會被處死呢,他們家的人也要跟著遭殃。後來他又下令要把遼陽城和遼東的儒生全都殺掉。

    你說這遼陽和遼東的漢民們是不是很勇敢?他們不怕努爾哈赤的高壓政策,冒著生命危險逃到了遼西,甚至有些人還逃到了海島,渡海去山東。當然啦,也有很多人逃到了朝鮮。據說在圈地逃亡的過程中,死亡的人數達到了50萬。

    幾年之後,大約是在1628年吧,比利時人南懷仁去了遼東地區,他看到的情況可真是讓人震驚啊,“村鎮全已荒蕪,到處是殘垣斷壁,瓦礫成堆,一片狼藉”,戰前很多村鎮都消失了,他所能看到的都是野獸,很少能看見人家。這可真是讓人感到惋惜啊!

    努爾哈赤這哥們兒可是個行動派!剛占領了遼陽、整肅了遼東,就立馬給蒙古喀爾喀五部首領恩格德爾發去了警告信。信裏可是嚴厲得很,說你們這些部落長可得看好自己的地盤,遼陽和遼東已經歸我們後金了,你們別再越界來惹事。

    他還說:“恩格德爾啊,你知道嗎?遼河以東的漢人都已經剃發投降了,你們五部應該各自告訴自己的族人,嚴格守住自己的地盤,別再越界生事,別因為小事就引出大亂子。要是你們不聽我的話,還是想來搗亂,那我們兩國可就得開戰了,多可惜啊!所以啊,為了兩國和平友好,你們千萬別來搶掠我們後金已經征服的地方(葉赫部、遼東)哦。”

    這努爾哈赤可真是有先見之明,他在信中警告喀爾喀五部,不要搶掠後金已經征服的地方。喀爾喀五部曾經跟後金立過誓言,說要友好相處,但後來他們為了貪圖明朝的賞物,就跟明朝做生意,兩邊往來親密。但他們要想征討明朝的話,可以繞開後金的邊界啊,別來惹我們。如果喀爾喀五部不聽話,我努爾哈赤可就要帶兵去征服你們喀爾喀五部了哦。

    恩格德爾這哥們兒接到努爾哈赤的信後,心裏可真是七上八下。他知道東麵的葉赫部已經被努爾哈赤給征服了,接著又占領了沈陽、遼陽,奪取了明朝的遼東。這可真是嚇得他不敢輕舉妄動,趕緊命令部落的人不許過後金的邊界,就在自己領地放牧,也不許跟明朝做生意。為了討好努爾哈赤,他在天命七年、八年向後金進獻了駱駝、馬、牛、羊,還給努爾哈赤送去了尊號“神武皇帝”。天命九年(1624年)他還帶著妻子和弟弟去了遼陽,把部落的人遷到了遼陽。

    努爾哈赤呢,也不吝嗇賞賜,直接封恩格德爾和他的弟弟莽古爾岱為三等總兵官,還按旗製把他們歸到了滿洲正黃旗。這可真是皆大歡喜啊!

    努爾哈赤這哥們兒可真是個幸運星啊!一占領遼陽城,沒幾天就把遼南四州(海州、蓋州、複州、金州)都收入囊中了。這可把漢人們給震住了,紛紛投降,散落在遼東境內的70個城堡也都舉旗投降了。努爾哈赤坐在遼陽宮殿的禦座上,看著眼前忙碌的身影,腦海裏全是漢人歸降的好消息。

    最先投降的是海州參將,他帶著15個官兵,獻上了海州城。這海州城可是個要塞啊,設有東昌堡、西雙屯等城堡,還有33座敦台,是明朝海州參將的地盤。努爾哈赤就派了他的第十子德格類和侄子塞桑武去接管海州。這兩個阿哥可真威風啊,各帶一個大臣,還有兩名牛錄甲士和1000名士兵,從遼陽出發去看看三岔河浮橋,再安撫一下新歸順的漢民。

    這三岔河可是個軍事要地啊,位於海州城西60裏,是遼河平原下遊、遼河套長城南端。當時的太子河、渾河、遼河三河都在這裏合流。這裏可是遼東的咽喉啊,遼東的要害。上麵的遼河分流成三股,而遼東的糧餉都是通過海上運輸,從三岔河進入遼東的。這裏也是明朝入侵遼東的必經之地啊。

    德格類和塞商武兩位阿哥到了三岔河,一看,我的天呀,沒有渡橋也沒有舟楫,這可怎麽過河呢?於是他們留下100名旗兵防守在三岔河,安撫漢民後,就去了海州。等他們到達海州的時候,城裏的官員和富戶都備好了車馬和鼓樂,出城迎接引導他們入海州城。進城後,這兩位阿哥和衛兵們住進了城內的官署,士兵們則住在城牆上。這樣一來,海州就牢牢掌控在後金手中啦!

    那些原明朝的駐遼東官民們可真是熱鬧啊,一個個爭先恐後地給努爾哈赤進貢,還有的去遼陽京城朝拜他,這可真是讓人笑破肚皮了!

    原明璦河的守備高鳴,在天命六年(1621年)四月十二日,帶著金子、緞子等財物,屁顛屁顛地跑到遼陽去進貢給努爾哈赤。高鳴這家夥帶了3個人,每人帶10兩金子、10匹緞子、30件衣服和2匹馬,總共帶了20兩金子、30匹緞子、90件衣服和4匹馬。你說這家夥是不是太誇張了點?不過,努爾哈赤倒是挺開心的,把那2匹馬賞給了隨行的軍士,然後把剩下的財物全收下了。他還特意賞了高鳴一件猞猁皮衣和30兩銀子,順便提拔他當了個遊擊。跟他一起來的3個人也各有收獲,每人得到20兩銀子,升為備禦。

    在(1621年)五月二十一日,那個去關內明朝遼東都司的佟振國,帶著8個人投降了努爾哈赤。這速度,真是讓人目瞪口呆啊!

    到了(1621年)五月二十七日,蓋州鄉的人不知從哪兒找來了一座金天會汗三年(1125年)鑄造的古鍾,獻給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高興得不得了,說:“這可是金國阿骨打弟弟烏齊邁鑄造的古鍾啊!你們把這麽重要的東西獻給我,我當然要給你們升職、賞賜啦!”於是,他就把那個守備提升為遊擊。

    到了(1621年)六月七日,海城析木城鄉的人又來獻寶了,這次是他們自己製作的瓷碗、罐子等瓷器共計3510件。努爾哈赤還是老樣子,開心得合不攏嘴:“這些瓷器雖然不是金子做的,但也是我們國家需要的嘛!”於是,他就把那個窯主提升為備禦。

    到了(1621年)六月十日,蓋州鹽場堡佟京帶著10兩金子和兩匹馬前來拜見努爾哈赤。你猜怎麽著?努爾哈赤竟然收下了金子,但把馬還給了佟京,還送了他自己穿的衣服和帽子作為嘉獎。這段時間裏,不斷有漢人給努爾哈赤進獻各種蔬菜、水果等土特產,以表達他們對後金的孝忠之心。比如向陽寺屯的趙誠獻了一筐杏子;京立屯的王英獻了2鬥櫻桃;紮衣屯的蘇有彬獻了2筐杏子、1鬥豌豆;峨眉屯的李金候獻了1筐茄子;大東屯的郭秀才獻了400枚杏子;火石嶺萬老屯的李全、靈佳屯的靈柳和裕家屯的劉義恩各獻了1筐杏子等等。

    這麽多的漢人爭先恐後地給努爾哈赤進獻土特產,這可真是讓人看了都高興啊!不過話說回來,努爾哈赤也不是經常露麵,隻是偶爾做做禮節性的接見罷了。他倒是挺會享受這種排場的,把那些“禮品”不分輕重地一一記錄在案,好顯示自己這個大金國君是多麽地有仁愛之心啊!

    努爾哈赤聽說遼東的官民們紛紛歸順後金,高興得嘴巴都合不攏了。他決定親自出巡,看看這些忠孝的漢民們到底長啥樣。

    於是,在天命六年(1621年)五月二十七日,遼陽城旗幡招展,驕輿輝煌,努爾哈赤帶著一大群人馬從遼陽向南鞍山堡進發。一路上,他時不時地下轎,慰問兩旁的屯村和歸順的漢民,晚上則住在鞍山堡。

    這鞍山堡啊,也叫鞍山城,是明代遼長城防禦體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東臨楊柳河,坐落在東鞍山和西鞍山之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北距離都城遼陽和向南距離海州都是60裏路,扼住了馬蹄形的東西鞍山咽喉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簡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啊!

    這鞍山堡啊,還是個“等腰梯形”,周長“一裏204步”,城池是磚石夾夯土結構,看上去十分堅固。它還有東北、西南兩門,門是拱式結構的,門樓高13米,洞寬3.9米。裏麵有龍王廟、關帝廟,還有水井2眼和南北兩座烽火台。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遼東經略熊延弼還曾巡視過這裏呢!

    晚上啊,努爾哈赤設宴招待了隨員文武大臣、守堡官兵、牛錄帶子、莊屯領催及富戶和歸順漢民代表。這可是努爾哈赤取遼東後第一次出巡宿鞍山堡啊,他在鞍山堡極為興致高昂,還喝了幾杯酒呢!

    努爾哈赤發現這鞍山堡可是個軍事要地啊,是後金都城遼陽南麵的拱衛。於是他就命令自己的第七子巴布泰擔任鞍山堡的守將。

    後來啊,在鞍山堡大敗前來襲擊的明將毛文龍,還俘獲了明遊擊將軍李美良呢!可見當時鞍山堡的軍事地位有多麽重要,也驗證了努爾哈赤巡視鞍山堡時的判斷力、洞察力是多麽的毒辣!

    天命六年(1621年)五月二十八日,努爾哈赤帶著大隊人馬離開鞍山堡,還沒走多遠呢,就過了楊柳河(這楊柳河可是遼陽州和海州的界河哦)。就在這時,海州參將劉愛塔帶著他手底下的官員們,趕著2頭牛、2隻羊、2口豬,還拎著2大瓶酒,趕來恭迎努爾哈赤。這可真夠拚的啊!

    努爾哈赤一到海州,進城門的時候,那些歸順的漢民們紛紛跪在街道兩旁高呼萬歲。努爾哈赤心情大好,下轎向漢民們招手致意。然後一行人來到海州衙門,劉愛塔參將早已為努爾哈赤準備了滿漢全席。這頓宴會可真是豐盛啊!有滿人愛吃的牛、羊燒烤、火鍋、涮涮鍋;還有熊掌、哈什蟆、鹿尾、猴頭蘑這些山珍海味;當然少不了雞、鴨、鵝肉;還有海參、海蝦、海龜等54道菜!這君臣狂歡一直持續到午夜。

    第二天,也就是1621年五月二十九日,努爾哈赤坐著肩輿,在海州城內東山環視。這一看,他可就受不了啦,海州城堡這破破舊舊的,簡直就像個沒人管的破爛兒!於是努爾哈赤一拍大腿,下了聖旨:修治海州城!

    他還跟投降後金的明將劉愛塔參將進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努爾哈赤說:“劉參將啊,你得把城外那些鬆動損壞的木柵加固一下,再把護城河挖通、擴寬。最好是參照遼陽、沈陽二城的辦法在城外護城壕內布列車炮防守。要是沒有車炮,就去新都遼陽去取,或者讓他們送來。海州城牆要維修、加高、加寬,城池要堅固,需要銀兩我給你撥就是了。如果你能把海州整治得固若金湯,我就信任你,海州就由你負責鎮守,我不派八旗兵來。”

    然後努爾哈赤又像個大哥哥一樣關心地提醒劉愛塔,要小心壞人加害。他說:“劉參將啊,你是歸順的漢將,為我盡忠,明人恨你,必欲加害(投毒)於你,所以飲食一定要謹慎,最好派心腹之人看守家門,以保證自身安全。”劉愛塔聽了這番話,感動得熱淚盈眶,跟努爾哈赤淚眼作別。

    這努爾哈赤可真是個會關心人的好領導啊!不僅對部下推心置腹,還提醒他們要小心壞人加害。這可真是讓人感慨萬分啊!

    努爾哈赤這老頭子,出巡了整整6天,可真是夠拚的啊!天命六年(1621年)五月二十九日那天,他離開了海州城,一路向西北遼陽州穆家堡方向前進。這一路上啊,景色優美得不得了!初夏的大平原上,沃野千裏,野草茂密,小鳥飛舞,野兔狂奔。不時還能看到一些村屯,炊煙嫋嫋,牛叫連連,田園裏的禾苗也長得壯壯的。

    過了楊柳河之後呢,他們進入了一個幾十平方公裏的綠色大平原。這裏土地肥沃得不得了,茅草都有半米到一米高呢!努爾哈赤看到這景色高興得跳了起來直接下令在這裏安營紮寨晚上就宿在沃野之間。他還下令讓諸貝勒、隨從大臣和八旗官兵在這裏放縱半天可以自由地打獵、唱歌跳舞、喝酒狂歡呢!

    第二天他們進入了穆家堡。這穆家堡啊,位於遼陽州西南邊緣地帶被太子河、楊柳河、運糧河所環抱,還有“南大洋”之稱呢!它距離都城遼陽70裏,東臨鞍山堡(驛)30裏,是通往遼東的要道哦。這裏原來是明朝定遼前衛的防禦據點,還有400名官兵把守呢。但是呢三月二十一日後金攻占遼陽後,就攻下了穆家堡,明軍也投降了。現在這裏歸鑲白旗管轄啦。

    努爾哈赤帶著巡視隊伍進堡的時候,金遊擊帶著400名軍士和500名歸順漢民,跪在兩旁迎接。努爾哈赤一高興,就賜給金遊擊一匹禦用良馬和一座馬鞍。中午在穆家堡金遊擊還備了宴呢!飯後巡視隊伍沿著太子河東驛道經過劉二堡、柳濠溝,晚上趕到了遼陽州西30裏的黃泥窪堡。

    這黃泥窪堡啊,有明初長城烽火台,還有明中期建的窯磚瓦廠,提供遼陽城建設用的磚瓦。它還是遼陽去關內的驛站呢。明朝一直設遊擊,率300名官兵鎮守。這裏的巴遊擊也是剛投降後金的,他帶著軍士穿著後金服裝來叩見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檢閱了部隊,檢查了防衛晚上就宿在堡內。

    第六天,也就是天命六年(1621年)六月二日,努爾哈赤登上了烽火台,觀看了窯磚瓦生產流程。看完之後他很滿意地返回了新都遼陽城。

    這次出巡啊,讓努爾哈赤近距離接觸了明投降的官兵和歸順的漢民,欣賞了剛占領的肥沃的土地,為自己的相關決策做了滿意的驗收,也為以後的打算奠定了基礎。

    努爾哈赤可是個忙碌的人,他花了六天時間出巡,親自去海州、鞍山堡、穆家堡、黃泥窪堡這些地方查看占領後的漢民狀況。看似霸氣側漏,其實他心裏苦啊,後金雖然定都遼陽,占領遼東,但跟明朝比起來,地盤小、人口少,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而且剛進駐遼東,統治漢人,這群後金人連漢語都不會說,治理起來真是費勁。

    努爾哈赤攻下遼沈後,居然改弦易轍,除了沈陽、遼陽這兩個地方因為戰時需要搞點破壞、搶點錢財、殺點反抗者外,其他的州、衛、縣、堡都采取了收買和鎮壓兩張牌。主打安撫政策。他還發布告從遼陽一直張貼到海州、蓋州、複州、金州,告訴漢民:“別怕別怕,我不會隨便殺你們的。殺你們能得到多少錢財呢?那點錢還不夠我塞牙縫的呢!如果我收養你們,你們就可以安心生產,做點小生意,還能給我獻上佳物美果,那收益可就無窮無盡啦!放心放心,我不會像明朝那樣聽事不公、受賄徇情。我會秉公聽斷,是非分明。”

    同時,他還給駐防各州城外八旗軍營下了密令:“遇到那些不聽話的漢民,結夥搶劫的,就給我抓起來!如果抓不住,就報上來,我派兵去剿滅他們!”哎呀呀,這努爾哈赤真是軟硬兼施啊!

    他還散發措詞強硬的檄文:“如果你們不肯歸順我,就算跑到山海關也沒用,我八旗兵還是會把你們抓回來的!”這種威脅加利誘的做法當然很有效啦。金州、複州、海州、蓋州、鎮江(今丹東)、風城等地的漢官民幾乎都投降和歸順後金啦!

    哎呀,努爾哈赤這個老狐狸,他可真是有一套!為了統治遼東這塊地盤,他想了個絕招——用漢人治漢人。於是乎,他一聲令下,讓那些遼東地方州、縣、堡的官吏們繼續幹他們的活兒,“各官吏,仍複原職”。這就讓我想起了那句話,“以夷製夷”。

    得了遼東城的人呢,他也不想把這些漢人逼得太緊,於是就寬大為懷,把他們像養牲口一樣養起來,讓他們繼續過日子。他還把那些蹲大牢裏的明朝罪臣、被削職的官吏都放出來,讓他們重回原來的崗位上。哈哈,這可真是有趣極了!那些明朝的小將啊、小官啊,隻要願意為後金服務,努爾哈赤都能給他們找到工作。

    更絕的是,他把原來的衙門啊、官邸啊都留著,區劃也不變。劉愛塔這個海州總兵、楊於渭這個蓋州總兵、單藎忠這個複州總兵、佟養貞這個金州總兵,每個人都升了官,遊擊全都重新任命了。那些守城、征稅、納賦、查奸、告叛等等任務,就都落在他們肩上了。

    這些漢官們啊,在努爾哈赤的統治下,可是找到了新的人生價值了。他們覺得守城、征稅、納賦、查奸、告叛等等任務,就是他們的責任了。這種用漢官治理漢民的辦法,在遼東漢民地區可是起到了穩定的作用呢。

    話說回來,努爾哈赤在遼陽行政的那段時間裏,對漢官們可是特別關照。他給漢人遊擊們寫了一封信,裏麵說:“我辦事可是公正的,我不像明朝那樣從下麵搜刮錢財送給上麵。我獎賞的人,那可是有真才實學的。我獎賞過的人就算有過錯,我也不像明朝那樣動輒就貶謫他們。你們這些遊擊啊,可得用心啊,不要向下搜刮錢財、向上討好,你們要勤勤懇懇地管理好自己的手下。”看來努爾哈赤是想讓這些遊擊們當他的千裏眼和順風耳啊!

    這個聖諭啊,是努爾哈赤在占領遼東12天之後下達的。他想快點兒穩住局麵,籠絡住那些投降的漢官們。他的目的啊,就是想讓這些漢官們給他賣命,充當他的忠實走狗。讓這些漢官們貫徹執行他的法令、當好他的耳目、秉公斷之、公誠存心。哎呀,這努爾哈赤可真是狡猾狡猾的!

    這努爾哈赤可真是個“狡猾狡猾”的大佬!剛占領遼東之初,他就想著怎麽鞏固這塊土地了。於是乎,他玩起了以漢人治理漢人的把戲,可以說是淋漓盡致啊!

    (1621年)六月十一日,努爾哈赤就發號施令說:“你們這些漢人,不管是主是仆,是貴是賤,隻要不喜歡明朝,跑來投降我後金,那就得給我好好幹,你們的才能和忠誠,我不管你們地位高低,都會得到提拔重用。”這一下子就把那些明朝的高官、中等官吏以及一些小人物都拉攏過來了,讓他們為後金效力。

    到了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二十九日,努爾哈赤又寫信給眾漢官說:“邊境上的事情你們別推給我,也別把責任全往我身上推。你們這些漢人自己心裏有數,到底誰可靠,誰是順民,誰還不服氣。懲罰的事情你們說了算,你們最有發言權。別忘了你們自己的職責……”哎呀,這努爾哈赤嘴上說信任,實際上還是戒備得很呢!

    就在占領遼陽後的第12天,也就是天命六年(1621年)四月三日,努爾哈赤給那些漢人遊擊們發了一道聖諭,讓他們把明朝的各種規章製度都寫出來,看看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他還讓他的從弟都堂阿敦、副將李永芳這些投降過來的漢將以及馬友明這些漢人遊擊官們,把明朝的人口、兵員、城堡、村屯以及各種工匠的數量都調查清楚,如實上報。

    到了(1621年)五月二十六日,他還建立了一個漢人和死者的花名冊。七月十九日,又讓每牛錄各派10個人去書擋冊。八月二十八日,由努爾哈赤欽定的統計結果就寫入了《滿文老檔》,這可是後金最權威的公文檔案啊!這個統計數字為當時實行“計丁授田”政策提供了直接依據。哎呀,這努爾哈赤可真是聰明絕頂啊!他不僅鞏固了自己的統治,還給後世學者研究後金政治經濟發展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