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隨想

談談(2/2)

    我的檢查很順利,手術也很順利,沒有一絲波瀾,然後我躺在病床上想起了那向上伸著渴望著一個人握住的右手,我心中升起一種濃濃的愧疚,隻是過兩次馬路而已,隻是扶起一個老人而已,隻是陪同他去一趟醫院而已,能要多少時間,更何況我本身就要去醫院?

    很可笑不是嗎?在那一個瞬間,那一個十字路口,出現一個被社會風氣和人們內心恐懼共同開辟的道德缺失的區域,道德在外,老人躺在裏麵掙紮。

    這件事我一直記得,我也一直反省,我也知道,無論我如何反省,都無法彌補當時的錯,這件事甚至形成一塊巨石壓在我身上好長一段時間,甚至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敢將這事告訴別人,仿佛那位老人伸出的手攥住了我的心。

    一年之後,我在另一家醫院做檢查時遇到一個為腿腳不便的老奶奶,她很努力的下樓,一點一點的慢慢的,看到人便停一下,不給任何人製造任何可能的麻煩。

    我一下子想起了那伸出的手,它似乎在我的心上敲打,驅使我立即上去扶住她,我接受了,上去扶住了奶奶,小心的帶著她慢慢的下樓。

    她似乎很高興,笑得很開心,她誇我,誇我是好小夥子,她感慨,感慨我這樣的人不多了,隻是我一點也開心不起來,她每誇我一句,我就感覺愧疚一點,她每感慨一次我就就越覺得羞愧。

    我低著頭,小心翼翼的扶著她,一句話也答不上來,終於終於到了樓梯的盡頭,她鬆開我的手微笑著與我道別,很自然的說謝謝,說得我愈發羞愧。

    那伸出的左手和微笑的臉擰在一起化為一條鞭子隨時鞭撻著我,時常問我,“你何時能對得起那你沒有握住的手,你何時配得上你看到得笑臉?”或許我永遠也對不起,或許我永遠也配不上。

    這很可怕,不是嗎?你可以不懂,你可以不想,但你不能在被教育之後不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擺設嗎?你可以擔心,你可以害怕,你可以去考慮事情背後可能的危害,但你是否聽說過一句話叫做:“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你敢想象嗎?當你老了,當你摔倒了,當你向著四周來來往往的人伸出求助之手卻沒人握住,那是怎樣的無助,怎樣的悲涼。

    很可怕,不是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