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排毒護體養生

正文 第6章 法時排毒法(3)(5/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答:沒錯。我們常見的出血如鼻出血,大家隻要艾灸或點掐隱白穴就能治好,點掐需用力一點兒。另外,隱白穴還能治慢性鼻炎,太白穴也是治胃痛的高手。

    【思毒傷脾:食療、按摩、調心“三管齊下”】

    《黃帝內經》認為,人有五誌,喜、怒、悲、恐、驚,五誌與五髒對應。其中脾之誌為思,故有“思出於心,而脾應之”的說法。正確的思慮於健康無害,但若思慮過度,就會造成脾氣鬱結,脾失健運,出現情誌等問題,表現為食欲不振、憔悴、氣短、神疲乏力、鬱悶不舒等。

    從中醫觀點來說,由於脾運化不好,容易引起氣結,導致腹部脹滿,從而出現氣血不足、四肢乏力的症狀,形成氣鬱,並進一步發展為血瘀、痰瘀。還會引起女性月經提前、延後,甚至閉經。所以我建議大家,倘若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最好就不要去鑽牛角尖,否則最終可能導致“氣結”。

    飲食選上等滋補品百合,其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日華子本草》則說,百合是“安心,定膽,益氣,養五髒,治癲痛啼泣,狂叫,驚悸”

    的良藥。由此可見,常食百合可以清心、鎮定、安神、定驚。它還可以治老年咳嗽哮喘、小便不暢、腹內寒熱脹滿等病症。

    思慮過多的人,也可以在家裏放點百合花。時不時地看看百合,聞著它的幽香,想著它特有的純潔和美麗,心氣會逐漸平和,白天裏所有的矛盾能得到緩解。

    如果你因過於思慮某事而失眠了,你可以每天按揉三陰交,它是脾、腎、肝三經的交會穴,它的調血功效非同尋常。每天早晚各按一次三陰交,每次按15分鍾,經常按不僅可以解鬱、調神、健腦,還是健脾養心的好方法。

    同時,思慮過多的人還要自己從心理上來調適,正所謂“解鈴還需係鈴人”,要經常把不愉快的事情,向身邊人傾訴,一吐為快,保持其情緒適度,不要在心裏結疙瘩。

    問:昨天晚上看電視著了涼,肚子總是脹,請問按什麽穴位有效呢?

    答:你可以邊看電視時邊按“漏穀”穴(取穴方法: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與陰陵泉連線上,內踝尖上六寸),這是治腹脹的特效穴位,按時出現打嗝、放屁,就說明氣通了,很快腹脹就會消失。

    午時心排毒(11∶00-13∶00)

    【排毒去心火“綠豆湯”最管用】

    有人要問,養心髒不是要吃紅色的嗎,為什麽要用綠豆湯呢?下麵就給大家說一下這裏麵的玄機。

    首先,我們說綠豆性平,性涼,味甘,平時喝可以消暑止渴,這一點大家應該都認同吧。養心呢?這其中就有點學問了,我們說五行裏“心屬火”,心喜歡吃紅色的食物;肝屬木,按說綠豆就該是用來養肝的。其實,你隻知其一,卻忽視了另一個重要的知識。這裏用的是五行相生中的“木生火”,就是通過補肝來間接地補養心髒。

    為什麽不選其他綠色食物,偏偏選綠豆呢?因為綠豆是民間公認的綠色食品,用它來排除心髒的火毒效果好。李時珍在其著名的《本草綱目》裏說綠豆乃“食中要物”、“菜中佳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