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排毒護體養生

正文 第6章 法時排毒法(3)(4/5)

    吃什麽呢?給大家介紹一味“良藥”--南瓜。

    南瓜富含蛋白質、鐵、鋅、果膠等,有消炎、止痛、排毒的功效。我們這裏主要用它的排毒功效,它所含的果膠,能黏合和清除人體的有害物質,如食品中的農藥、亞硝酸鹽、金屬放射性元素等,最主要的是它能增強細胞再生能力。

    最佳的吃法是:把南瓜煮熟了代替主食來吃,每天吃500克。我們知道糖尿病主要是肝火旺引起,我們就可以吃降肝火的食物。所以上麵提到的降壓、調血脂食物吃了都有效。也可取黃精10克,生薏米10克,鮮淮山藥50克,共煮成粥,代主食吃。

    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進食糖及含糖食物,減少進食高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適量進食高纖維及澱粉質食物,以少食多餐為主。

    問:前兩天不小心摔了跤,這幾天臉和腿都腫著,這是不是糖尿病加重的征兆?

    答:若腫得較為嚴重,可以刺激膀胱經和腎經,這兩條經是可以治療腫脹的。按摩時,如大鍾穴(在足內踝後下方凹陷處),屬腎經,絡膀胱經,有一穴二用之功效。如果感覺十分敏感,那就多揉這兩條經脈;若感覺不十分敏感,那就揉小腿脾經部分。此外,還可以吃一些如薏米綠豆粥、山藥薏米粥或冬瓜湯之類的食物。

    【小病不求醫,隻需按脾經】

    脾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它像住在我們身體裏的一個“小神仙”,隻要我們把它供奉好了,那身體出現點小病小災的,基本上就無藥自愈。

    脾經上的多數穴位都是治病好手,對付一些常見的小痛小病可以說手到擒來。

    1.崩漏,是除痛經外女性多發的一種病。這種病明顯特征是經期長,經量多,發生這種病的患者,如不及時治療,十有八九會出現貧血。中醫認為,治療此病最主要的就是止血。十二經脈中,脾經有統血、防血外逸的功能。脾經上有一個隱白穴,它的止血功能可謂首屈一指。

    隱白是脾經的井穴,是脾氣的聚積地,隻要刺激隱白,此處的脾氣就會像泉水一樣湧出。脾氣足了,也就能統血了,自然崩漏也就能止住了。此穴位於足大趾外側,趾甲角旁開0.1寸,紅白交處。

    對隱白進行操作最好的方法是“艾灸”。每天灸10-15分鍾,灸至周圍皮膚發紅,自覺體內有一股熱氣流動為止。如果病情嚴重者,可以增加艾灸次數,每天早晚各灸一次,灸半個月,重者病情會明顯好轉;輕者基本可以治愈。

    2.肌肉酸痛。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曆,有時手拎過重東西,第二天起來就會發現胳膊肌肉酸痛。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如突然間運動量增大,就會造成脾氣虧損,骨肉出現酸痛。補脾氣是最好的方法,這時我們可以找到脾經的原穴“太白穴”。隻要按它,能達到補脾的作用,從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

    具體操作方法:仰臥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勢,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蹠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這個穴位按摩效果不明顯,最好艾灸。把點燃後的艾條放在離皮膚3厘米之處,每天灸15分鍾,灸至皮膚發熱為止。

    問:隱白穴、太白穴,還能治其他病嗎?聽說隻要是出血都能用隱白穴來治好,是這樣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