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味

第6章 不願說謝謝的人(2/2)

    我認識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有的生來靦腆,有的性情奔放,但他們都不愛說謝謝。這些人也包括我。對我而言,謝謝是一種虛偽的表達方式。在多數時候,你說謝謝,僅僅是因為你需要說謝謝,你需要讓自己看上去很有禮貌很有教養,因為這是社會規範的一種。而我對很多人都不願說謝謝,比如餐館服務員,每次看到那些年紀比我還小的姑娘給我上菜的時候,我總是想,憑什麽她們要拿著微薄的薪水來給我端菜呢?她們本來都是我的姐妹,她們本來應該有更好的生活。我拒絕自己像一個腦滿腸肥的食客一樣,一邊咀嚼著嘴裏的食物,一邊頭也不抬地對她輕飄飄地甩出一句謝謝。在一個沒有小費習慣的國家,我可以默認這種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但絕不會用一句謝謝來將之明確化。

    你可以把這理解為矯情,理解為偏執,或者從經濟學的角度嘲笑我,但我就是討厭這麽幹。在這裏,我的情感是分明地指向平等主義的,表現在對一個因為起點和過程的不平等而無法享受結果相對平等的餐館服務員的態度上,但現實卻逼迫我去接受殘酷的市場競爭概念。這造成了很多人比如崔健的矛盾和分裂:“我想唱一首歌寬容這兒的一切,可是我的嗓子卻發出了奇怪的聲音。”

    崔健在那篇訪談中說自己原來是最討厭虛偽的禮節的,說明他現在也許已經沒那麽討厭了。就像我現在偶爾也開始說謝謝了,這種感覺有點像王小波:“對這種改變我有種強烈的感受,有如喪失了童貞……我還不至為此感到痛苦,但也有一點輕微的失落感。”

    對整篇文章,雖說不敢完全苟同,但其中多少有不謀而合的地方。

    願不願意說“謝謝”,那得看是對誰。陌生人幫忙撿一下東西,陌生人幫忙指了下路,陌生人提醒車胎憋了……這些情況下,說句“謝謝”不為過。如果將上麵情況中的“陌生人”換成自己的好友、親人,我是難於啟齒說出“謝謝”的。

    不光是“謝謝”,像“對不起”之類的話,我都很少說。比如,在公交車上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我會說聲“對不起”,如果被踩的是比較熟的人,我通常都會以說笑置之,絕口不說“對不起”。

    客套話是說給外人聽的,親人、朋友間無需搞些虛頭巴腦的行徑。舉個例子,記得有一次我哥買了些吃的回家,問我吃不,我搖頭說不吃。就這麽簡單,誰也不跟誰客氣,不像去別人家做客那般讓來讓去。

    如今,“謝謝”、“對不起”成了大多數人的口頭禪,動不動來上一句,張口閉口都是。說些客套話沒有錯,而且有益於和諧社會的建設,但也得論場合、分對象,你說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