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五十二章 占領中東(2/2)

    西亞中東一帶,在後世就是中東火藥桶,阿拉伯人、猶太人之間的戰爭不死不休,而造成這一切的,除了地下豐富的讓人迫切想要得到的石油資源外,還有數千餘年積累下來的曆史宿怨。

    對於石油這種不可再生的天然能源,李原也一樣情有獨鍾,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為油所困的局麵依舊存在,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種情況還在加劇,而要改變這一切,現在正是時機。

    秦人可以趁著西征勝利的機會,通過一次次的移民,將兩河流域變成秦國的另一個豐饒之地,而隻要在兩河流域站穩了腳跟,那麽,這裏的石油資源對於貧油的秦國來說,就是發展科技力量的最好補充。

    ——。

    安納托利亞半島的西部。

    希臘半島的北端,後世的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一帶,色雷斯人是那裏的主要定居人群,他們大部分生活在亞歐海峽的兩岸,一部分生活在黑海的諸多小島上,過著半漁獵半農耕的原始生活。

    公元前195年,九月末。

    四處逃竄的匈奴人在秦軍的追擊下,逃亡到了這裏,在這一路上,赫連壁的部眾在不斷的西遷途中失散,對於未來的絕望,對於大單於臨陣脫逃的不滿,不斷累積起來,最終讓一個又一個匈奴部落拋棄了大部隊,選擇各自逃生。

    他們中間,有一部分選擇東返,希望回到祖先居住的漠北一帶,就算那裏已經成了秦國的領土,也不能阻止他們回歸。至於向秦人屈膝投降,這雖然讓匈奴漢子們感到羞愧,但隻要能保全部落的生存,這一點的委屈又算得了什麽。

    另外還有一部分的匈奴人選擇向北方**,那裏的自然條件更加的惡劣,冰原地帶對於部落的繁衍提出了更嚴苟的要求,不過,匈奴人此時顯然無暇顧及到這一點,他們隻想著如何擺脫秦軍的一路尾追。

    赫連壁、中行說這對難兄難弟,在亞歐海峽一帶試圖從色雷斯人那裏搶得一個港口,然後率軍繼續西遷,對於這群遠來的強盜,色雷斯人毫不客氣的給予了回擊,結果雙方在海峽一帶爆發了一場大戰。

    戰事的結果讓人意外。

    一直以來都有上佳表現的匈奴人,竟然在這一役中吃了敗仗。大單於赫連壁力戰色雷斯人不敵,親信部眾一萬六千餘人全軍覆沒,其本人也被色雷斯人俘虜,其後被押往色雷斯人的居住地梟首。

    至於另外一個西逃的重要人物中行說,則在泛船於海上逃亡於溺水,最終不知所蹤,其喪身於魚腹的可能姓極大。(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強秦》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53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