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百五十三章 第二波西征(1/2)

    蒼狼部落的旗幟。

    在博斯布魯斯海峽的風暴中徹底迷失。

    赫連壁,這位生不逢時的匈奴英豪,帶著無盡的不甘與羞辱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還有一部分的匈奴人逃亡到了北方,但匈奴要想重新崛起,沒有五、六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積累,是想都不要想的。

    東有大秦。

    西有羅馬。

    在地球上最為廣闊文明也最為發達的亞歐大陸上,東西方文明第一次交匯在了一起,而這種必然的碰撞帶來的結果是什麽?

    誰也無法意料。

    九、十月間,秦軍占領中東、中亞的大片領土之後,長安朝廷立即派出了大批的官員跟進,一座座敵國的城池被重新命名,而其中最為有名的是七座大城。

    位於天山南麓的孔雀城。

    伊犁穀地天池之畔的朝天城。

    兩河流域的新安城。

    裏海邊上的西雍城。

    鹹海藥殺人畔的舊大夏國王城:碎葉城。

    地中海東岸,靠近閃米特人祖先發源地的東陽城。

    座落在安納托利亞半島上的炎黃城。

    這七座大城就象北鬥七星連珠一樣,串連起了秦國西部邊陲的安危,同時,也保護了來自於歐亞大陸之間絲路的安全,在秦軍進抵地中海東岸之後,以往危險重重的亞洲東端絲路危險程度大大降低,相反,倒是歐洲大陸上,各個諸侯王國之間的戰火讓商隊的運輸變得十分的艱難。

    羅馬共和國是這個時代歐洲大陸上最為強大的國家,但它還遠遠沒有達到後來羅馬帝國之時橫跨地中海、成為西方第一大國的高度。

    在羅馬人的東麵,色雷斯人的實力依舊很強,而在北麵,生活在北部冰冷叢林中的曰耳曼部落依舊驍勇,在南方,失敗了二次的迦太基領袖漢尼拔雖然失去了指揮軍隊的實權,但他還活著——。

    秦軍第一次西征的戰果豐碩。

    橫貫整個亞洲的大秦軍隊,以無可阻擋之勢,殺到了亞歐大陸的交接點處,當初出征時的二十五萬大軍,在如此廣闊的地域範圍內駐守,漸漸的顯現出兵力緊張的窘境來。

    東方。

    長安城。

    在晨曦中,迎來新一天的黎明。

    這個誕生於戰亂廢墟上的國家,在李原離開之後,並沒有偏離它原有的發展軌跡,李燁這個少年帝王姓格中溫和的成份要多一些,加上又有陳平、汲黯等文官的熏陶,在治政方麵,倒也頗有幾份賢明君王的樣子。

    當然,這賢明能持續多久,誰也無法預料,畢竟,李燁現在隻是名義上的君王,真正的大秦控製權,還在李原的手裏。

    城西。

    灞橋上。

    一對對來往的百姓正在興高采烈的談論著什麽,其中更有一、二個興奮之極的說客,直接挽起袖口,跳上一旁牽馬的石條,對著眾人大聲呼喝起來。

    “話說這一曰,我大秦天兵追殺匈奴敗兵甚緊,忽然天上一陣驚雷響起,不一會兒,電閃雷鳴,暴雨大作,神武大帝聞聲抬頭,大喝一聲,兀那雷公,還不快快退下——!”

    說書的信口胡語。

    聽書的明知是妄語,卻一個個聽的津津有味,自從李原率領著秦軍西征以來,一個又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傳回,讓一向崇尚武力的秦人倍感自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